你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吗?
会不会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就一直耿耿于怀埋怨自己呢?
“我真不应该吃这么多,肯定又得长胖了,为什么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又跟儿子嚷嚷了,我怎么总是这样,要是刚才能控制住自己就好了”
“我这个月本来可以看完三本书的,结果只看完了一本,又是这样,我真差劲”
你不是个例,你我他,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太想把事情做好了,有时候,对自己近乎苛刻。
这样苛责自己的你,过的好么?如果并不太好,就别那么为难自己了。
一 生命中过不去的坎
《唐山大地震》电影中徐帆扮演的妈妈,是个命苦的女人。面对即将塌陷的危楼,爸爸妈妈一同去救被困的一双儿女。危机时刻,爸爸拽住了妈妈,不幸遇难。
此后余生,这个命苦的女人,始终无法走出心里的坎。她一生没再改嫁,就算身边出现不错的爱慕者,也不曾动心。儿子长大懂事了,想让妈妈找个老伴,安度晚年。
她答道:“要找早找了,不是没人要。”
儿子不解:“那为啥不找呀?”
她抿了一口酒,说到:“为你爸!他拿命换的我!要不是他拽我一下,我就进去了,哪个男的能用命对我好呀?”儿子默默不作声,妈妈接着说:“我这辈子就给他当媳妇,我一点都不亏。“
我们感叹甚至羡慕这样逾越生死的情感,在当下社会是那么难能可贵,同时又替这样一个好女人感到惋惜。
她或许是不想,亦或者是不允许自己走出来,对丈夫的亏欠让她情愿一辈子,孤独终老,余生不再有爱情的颜色。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的生命中不会遭受到这般境遇,但同样会陷在沉甸甸的回忆中。如果这份回忆能使自己开心地生活也是好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自责与悲伤,这只能使生活更加沉重。
虽然事已至此,但是依旧放不下。
二 为什么总是为难自己
我有一个邻居,是个好好先生,工作努力又顾家,就是太有责任感了,时常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一个周末他带着女儿去公园玩,女儿不小心跌倒磕破头,为此,他责怪了自己好一阵子:“我真是笨,本来可以看好闺女的,要是当时没看手机,闺女就不会摔倒了,为什么我总是这么不小心,让孩子受伤,连这么点事都做不好,我真没用。。。”
心理学上有一种症状叫做“神经官能症”,患者会为自己加强责任,他们会常常说“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本不应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内心充满自责和愧疚,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不已。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像这位爸爸一样,无论是不是自己的问题,都直接把问题一股脑归咎到自己身上,无比愧疚和自责。觉得自己“真没用”“干什么都不行”。
事实上,几乎人人都有这样的症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写道:“在复杂多变的人生道路上,判断自己该为什么事和什么人负责,这是一个永恒存在的难题,这个问题从未彻底解决过。”
既然是一件难事,那就停一停,别再为难自己了。否则即解决不了事情,又会让我们那么不开心,不断质疑自己,活在痛苦之中。
三 放过自己,接受当下
叔本华说:“在踏上人生旅途时,你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接受现实。”
你我都是普通人,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耿耿于怀只能让自己陷入其中,更加悔不当初。所以如果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请接受它。就算你不接受,也别无选择。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在上实验课上,老师让全班同学走到水槽边,然后拿出一瓶牛奶,突然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里,随即牛奶四处流散。他对学生们说:“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伤心!看看吧,我希望你们一辈子记住这件事,已经打翻了的牛奶都流散了,无论你再怎么着急,一滴也捞不回来了。如果当初我小心一点,瓶子不会打翻,牛奶可以保住。然而现在我已经无法挽回了,唯一能做到的事,就是完全忘掉它,做好下一件事。”
“我打翻的牛奶”;
“我不小心令女儿摔伤”;
“至亲因我逝去,都是我的责任,才会让事情变成这样”。
是的,也许确实是这样。但就算把全部精力都用掉了,也绝对不可能改变过去的事实。生活本就不易,不要再苛责自己了。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这样的忠告:“心甘情愿地接受事实,是战胜所有困难的第一步。”
所以,请放过自己。当你放过自己接受当下的瞬间,也许就是美好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