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训练-幸福的捷径

如果说起“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会想到谁?经过科学验证,居然是一个叫做马修·理查德(Matthieu Richard)的法国和尚。

图片发自简书App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神经学家用256个传感器监测马修·理查德的大脑活动。结果显示,马修大脑中反映幸福感的脑波活动,远远超过正常范围,打破了所有神经科学文献里的历史记录!

其实,马修只是众多参与研究的和尚之一。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和尚的幸福感普遍高于常人,源于他们日常的冥想(Meditation)训练

一、什么是冥想

心理学界在本世纪初开始了对冥想的研究,其中的神秘逐渐被解析,各种仪式仪轨逐渐被简化,冥想中最核心、也最有效的部分逐渐展示给了大众。

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过对于冥想的神经科学研究。美国《时代周刊》2014年2月的封面文章,就是关于正念冥想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也有关于冥想的主题。中科院心理学的祝卓宏教授也把ACT(正念减压)理念介绍进入国内心理界。

冥想到底是什么呢?Meditation冥想,Med在英文中是“中间”的意思,比如Middle。这个词源来自于巴利文vipassana,意思是“为观察某事而深入其中”。冥想和观察有什么关系呢?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神经科学研究中对冥想的定义: 冥想是一个熟悉自身精神活动,通过心智训练带来长期的认知和情绪改变的过程。 (Practitioners understand “meditation,” or mental training, to be a process of familiarization with one’s own mental life leading to long-lasting changes in cognition and emotion. )。

我们可以理解成一种大脑训练体操。常见的冥想有:

“专注冥想”——培养专注力;

“慈悲冥想”——产生同理心;

“正念冥想”——消除情绪困扰。

可以理解为针对不同身体部位的伸展运动、扩胸运动、力量训练。从外在指标来说,冥想练习会让你呼吸变缓,身体放松;脑血流量增加,精神焕发,反应速度明显加快;长期的效果包括智商提高、免疫能力更好,心理上自尊感提升。

正是因为冥想是特别有效的“大脑体操”,很多靠大脑吃饭的人都有冥想习惯——著名主持人奥普拉、乔布斯、经营之神的松下新之助、桥水基金的掌门人雷•达里奥,都有每天超过20分钟的冥想习惯。

雷•达里奥在大学的时候开始接触冥想,一练就是40多年。他说 “我从1968或1969年开始冥想,它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让我心思澄明,让我独立,让我的思绪自由翱翔,它赐予了我许多天赋 。 ”

二、为什么要冥想

练习冥想可以提升大脑的功能,甚至是脑的结构。 冥想至少对大脑有3方面的积极作用:

1.冥想让你更聪明

专注、记忆和学习是需要神经细胞高度配合才能完成的复杂动作,冥想则是这些动作的训练。比如在“专注冥想”里,需要你持续地专注自己的呼吸;在“正念冥想”中,则需要你不断把注意力在身体不同部位转移——这和狙击手注视目标、小孩子视觉追踪卡一样,都是特别好的专注力训练。

冥想能显著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大脑血流量增加,这让你变得更加聪明。中午的时候做20分钟冥想,相当于2小时的睡眠效果。

2.冥想让你很平和

所有的冥想中,都有“放空”、“静心”的需求——如果走神了或有情绪,不要自责,只需要看着他,情绪就会慢慢消失。网络用语“神马都是浮云”其实是个禅修术语——情绪来了,就当情绪是蓝天里的一朵浮云,逐渐飘散。

当你在看情绪,你就已经不陷入情绪中间了。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这其实是个“ 心理位移技术 ”

高僧点悟的时候,经常大喝一声:“ 主人翁何在? ”,就是提醒你——现在陷入情绪的这个你是真的你吗?那个观察情绪的你去哪里了?

落到生理层面,能检测到冥想让你的前额叶到杏仁核的神经连结加强了。前额叶是大脑的指挥部,而杏仁核主要与人的负面情绪有关,说明你对于情绪的掌控能力加强了。

所以高人们并不是没有情绪,只是他们从情绪里面跳出来的速度比你快得多。你遇到点事郁闷个2天,人家半秒就跳了出来。这样就比你多活了两天,这个练习还真的挺值的。

3.冥想可以让你更幸福

冥想会增加左前额叶的活动性,减少右前额叶的活动性。右侧前额叶代表负面情绪,左侧代表快乐情绪。抑郁症的人右侧前额叶发达,冥想的人会有更多快乐体验。禅修里面叫做禅悦,积极心理学叫做积极情绪。

正如古代的僧侣一样,我们也许没有必要非了解原理才开始去操作使用——事实上你也不知道你手机是怎么运作的,但你用得好好的。你也不知道你的胃怎么运作的,但你也长这么白白胖胖。下面谈谈怎么做。

三、如何进行冥想

冥想是个很大的系统,下面介绍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正念冥想 ” (Mindfulness Meditation)。正念简单来说,就是“ 不加判断地观察当下的自己 ”。动作是观察,对象是当下的自己,要求是 不加判断,没分别心。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很难。

最简单的是从观呼吸开始:

呼气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在呼气,吸气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在吸气;

呼吸变大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呼吸变大;呼吸变小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呼吸变小;

……

如果走神了,就意识到自己走神了。然后不要批评,尽快拉回来就是。

让呼吸绵长,一次呼吸15秒左右。

如果呼吸长不了怎么办?意识到自己长不了,然后拉回来就是。

所有的逻辑就是一个——不加判断地观察当下的自己。不加判断,所以没有情绪。

进度: 一开始千万不要长,每天一次,每次关注三次呼吸就够了。时间最好是早上,如果能在同一个地方最好。你可以放在三件事的前面。当你习惯了每天做三次,并且开始觉得不太够的时候,再逐渐把时间增加到2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一旦发现坚持不下来,就维持原来进度。

在有重大情绪来临时,面临重大挑战前,可以做1分钟正念冥想。

坐姿: 一开始不需要盘腿、也不需要什么专门的坐垫,找到一个硬点的椅子坐好,双脚平放。背要立直,否则很容易睡过去。

辅助工具: 如果需要一些指导语或者背景音乐,也可以使用一些辅助的APP,比如Calm,Mindspace,或者关注“轻松冥想”等公号。

冥想其实不神秘,就是一种思维体操,贵在循序渐进和坚持。所以一开始千万不要求猛——我曾见过那种一上来就要盘腿冥想1小时的人,光腿疼了。

但科学往往只表达出冥想可实证、具象的一面。在深入体验后,你也许会对冥想背后的哲学体系和价值观有好奇和敬畏,关于烦恼的观点、关于人与世界如何相互作用,关于自我意识的升起和元认知管理……非常精妙和成体系。通过冥想让我们开始真正觉醒,从而找到幸福的捷径。

四、冥想是幸福的捷径

冥想是一种古老的自我修炼方法,从科学的实用角度看,它是一种思维体操;这种训练能让你更聪明,更平和也更幸福。自从学习了冥想,每天早上醒来,我不再急于起床,静静体察周围,不加判断地观察当下的自己,静下心来才发现周围的各种声音,各种情绪,各种过去没发现的美好,冥想让人更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