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的电影课》:认认真真看电影,明明白白悟人生
文:空气凤梨
电影,你是看国产片还是进口片?是悬疑片还是动作片?是文艺片还是爱情片?……是先看电影,再去看原著小说?还是先看原著小说,再去看电影?
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中文系教授。从2000年开始,梁永安就在复旦大学开设电影课,人气爆棚,深受学生喜爱。他以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深入浅出地解析电影。
在新书《电影课》中,梁永安解读了十部经典电影,。《傲慢与偏见》里最深的爱情,《小妇人》里独立女性的求索,《细雪》里新世代的新生与残缺……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究竟在看什么?
电影是大工业的产物,时空被导演控制,世界由剪辑构造,观众追随镜头一个跟着一个流转,没有从容端详的余地。但电影又是当今世界最有穿透力的文化产品,它以全球化的视觉语言,远迈文字,穿透我们的眼睛直接抓住心灵。
就一个电影来说,它的要素有镜头、场面调度、语言、音乐等;从受众角度来说,观众是处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精神发展阶段的。所以什么样的电影对什么样的受众,它的效应是不一样的。男性一般对战争片比较感兴趣,女性对情感片、爱情片会更感兴趣。这两种电影很多方面是不交叉的。
所以影视作品需要定向地投放,同时培育出一批有鲜明需求的观众。类型片把某种类型电影的特性无限放大,比如说爱情片把那些情感细节无限地放大、细腻化,然后把它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里,给它一种极端化的情绪。
电影的奥秘就在这里,你消费的全部是你自己,你在看电影的时候投放的是你自己内在的这些喜怒哀乐,你自己在生活里面的各种焦虑,你自己内心的各种愿望。 归根到底他所有的叙事目的就是要完成对你内在的情感,内在的情绪,内在的感受的调动电影消费,说到底是自己买票消费自己,所以我们说电影像项目一样,把你内心的情绪感受发酵出来,把自己投放到观众的内心世界中去,这就是电影艺术的目的。
一切匆匆向前,个人和社会之间的魔幻关系,让我们每个人内心积累的经验变得非常复杂,真正的生存隐匿在无法透视的心理洞穴,积累着说不清的焦虑。
电影文化在新陈代谢,当代人的深层焦虑,都投射到电影中。以电影为精神汇合点,分享内心里的声音,是喧哗时世的心灵温暖。
电影之光照耀的不是答案,而是陌生的声音给予人们的召唤,让真诚的男女们有勇气去承载生命的苍茫。人生需要不变的天真与幼稚,而不是虚浮的风生水起。
——这也是梁永安教授在电影课中期待与大家分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