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2:00-5:30,我的学习时间,在瑞的书房听万总讲《华为没有秘密》。
康德说:“驱使人前进的唯一原因乃是痛苦,痛苦高于快乐,快乐不是肯定的精神状态。”
为什么是痛苦驱使人前行呢?
尼采说:
“在强毅而能负载的精神里面,存在着尊严;
在傲立着的尊严之中,存在着意志力;
在意志力中,存在着对最重的负担的内在渴求;
在渴求之中,存在着欲望的爆发力。”
回首这个年龄和我一样大的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所经历的一切,正是从“任正非的华为”到“华为的任正非”过度的最好诠释。这个从“活下来”到“走出去”,再到“走上去”的历程中,华为所给出的“秘密”,便是众所周知的“艰苦奋斗”。
听课是听课,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并用于指导人生,才是终极目的。其中最打动我的环节,是任正非善于思考、可以从生活的点滴之处发现智慧的能力。
“看《莫斯科保卫战》,他悟出的是中层不决策;
看《野战排》,他悟出的是不同领导者对于团队的影响;
看《汉武大帝》,他思考的是如何看待个人的荣辱;
看《千手观音》和《可可西里》,他诠释了华为文化的内涵
听《北国之春》和《喀秋莎》,他想到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来自亲人的无私奉献。’”
生活处处是学问,几十年孜孜不倦的学习与领悟,给予任正非的是不断进步、成长和提升。所以他成了“华为公司进步最快的人”。其成功之道便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干一件事”。
至少在十年前,任正非就将“我们保证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写进了《华为公司基本法》。
试想什么时候见苹果手机像目前一些国产手机一样,在各网站和电视上做铺天盖地的广告呢?他们赚的那么多的钱都投入到哪里了?关键是“核心竞争力”。搞不好源头活水的技术创新,一切都是空谈。靠广告效应支撑起来的企业盈利模式,也不可能长久。所以这一项我们也能理解华为久经不衰的原因。
所谓“大道至简”,华为深知一个企业真正的优秀,是放弃投机的思想,转而脚踏实地。华为本着“开放、妥协、灰度”三项原则,让企业回归朴素、回归简单、回归人性、回归常识,越单纯越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