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思维:如何快速打造席卷市场的创业公司》
马田隆明
序章 剧增 创业公司真正追求的目标
创业公司是以短期快速增长为目标的临时组织。
以稳步成长为目标的公司则是小型公司。
不随意扩大公司规模,在一定的规模下,持续为客户提供新的价值,不断提升出色的盈利的小型公司,也是一种优秀的公司形态。
主要受限于提供服务的能力和广度,使用IT或技术独立制造产品的公司,具备让全世界众多人口使用自己产品的可能性
第一章 创意 颠覆思维模式,变“不合理”为“合理”
创业公司的创意是乍看上去很糟糕,实际上却很优秀的创意/尚未取得社会普遍认可的创意。
过去失败过的糟糕的创意,未必现在也会失败。【why now 前置条件】
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业和富有使命的事业更容易获得周围的帮助。
对于所有公司而言,只有提供“许多人愿意付钱购买的”商品,才能够经营下去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商业一般是通过代替别人承担麻烦的工作来赚钱。
开辟新范畴的新产品,会成为该范畴本身的名字。
想要优化某种产品,只简单地改良是不够的,重新思考方案本身也许会成为突破的契机。
真正能快速增长的是那些没有任何人寻找的创意。那些创意大概还藏在未被发现的领域,如今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名称。
创业公司的起点不应该是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创意,而应该是在自身的经验中有机成长起来的创意。
德鲁克:对于创新最好的赞词,就是‘怎么我没有想到’。
三个问题:Why This? Why You? Why Now?
如果选择的是合理的创意,或者有很高概率可以做到安打的事业,就要另当别论,那时最好考虑银行融资等。
没有人相信,唯独自己相信的关于未来的假设。
保罗·布赫海特:去创造未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吧。
创意的验证表
创意
1.这个创意是不是表面糟糕实际优秀的创意?(萨姆·阿尔特曼)
2.这个创意的前提是不是几乎无人赞成唯独自己知道重要的真相?(彼得·蒂尔)
3.这个创意是不是使用了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克里斯·迪克森)
4.这个创意是不是精英会在周末做的事?(克里斯·迪克森)
5.是不是用思考“如果有人能够替我解决,我希望他能解决什么问题”代替思考“我应该解决什么问题”?(保罗·格雷厄姆)
6.还没有任何人成立的有价值的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彼得·蒂尔)
验证
7.你的创意是不是并非想出来(think up)的,而是注意到(notice)的?(保罗·格雷厄姆)
8.你是不是比起创意更关注人,尤其是那些异常有活力且有旺盛的独立思想的人,并从他们身上发现了这个创意?(保罗·格雷厄姆)
9.这个创意是不是模仿的创意?(保罗·格雷厄姆)
10.在将这个创意告诉别人时,是不是大多情况下都得不到理解,令你感到非常痛苦?(是否被人嘲笑?)(克里斯·迪克森)
11.有没有把创意保密?(克里斯·迪克森)
12.能否回答“Why Now?”的问题?为什么两年前太早,两年后又太迟?(红杉资本)
13.能否回答“Why You?”的问题?别人做不到,只有你可以做到的理由是什么?例如,你是一个有求知欲的人或专业人士吗?(保罗·格雷厄姆)
14.这个创意是不是你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发现的?(克里斯·迪克森)
15.在别人或专家看来,这个创意是玩具一样的小儿科吗?(克里斯·迪克森)
16.是否打破了现在的社会秩序?(克里斯·迪克森)
17.这个创意是否只获得一部分投资人的认可,而多数投资人认为很糟糕?(萨姆·阿尔特曼)
18.这个创意不是为了成立创业公司而专门想出来的创意,而是顺其自然出现的创意吗?(保罗·格雷厄姆)
19.是在思考未来时,如今缺少但未来应该有的东西吗?(保罗·布赫海特)
课题
20.是迄今为止被遗漏的问题吗?(保罗·格雷厄姆)
21.是抱着使命感参与的困难的课题吗?(萨姆·阿尔特曼)
22.这个创意有理由让在谷歌或其他公司有更高薪资、更高地位的人,以第20条的志愿者的身份选择加入你的公司吗?(彼得·蒂尔)
23.这个创意的执行是不是伴随着困难和麻烦,因此无人愿意接手?(保罗·格雷厄姆)
24.是否经过了牙刷测试(你的服务是否有价值,可以让顾客每日的访问次数超过一日使用牙刷的次数——两次)?
技术
25.是最早意识到可以使用最新技术来解决新问题的创意吗?(保罗·格雷厄姆)
26.可以实现不是两倍或三倍,而是十倍以上的大幅的效率提升和成本缩减吗?(本·霍罗威茨)
27.是成本和周期正在剧烈变化的技术领域吗?(萨姆·阿尔特曼)
28.是既有技术的全新组合或者挑战新领域的技术吗?(史蒂文·约翰逊)
战略
29.是不是目前只在小市场兴起?(彼得·蒂尔)
30.可以垄断这个小市场吗?(彼得·蒂尔)
31.是快速增长的市场吗?(萨姆·阿尔特曼)
32.如果就这样顺利地推进,可以成长为多大规模的公司?(萨姆·阿尔特曼)
33.如果有竞争对手,你具有优势吗?(没有竞争不是一个好答案)(艾伦·哈里斯)
34.是不是从小规模生产开始的?(保罗·格雷厄姆)
第二章 垄断 瞄准小市场,缓慢扩张
很多创业公司都始于创始人的蓝图、使命感和创意。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蓝图和使命感而制定战略,并基于战略打造产品和服务。
垄断之所以会发生,追根溯源只是因为你提供了其他公司无法实现的独一无二的价值,因此占领了一部分领域。
彼得·蒂尔认为,想要迅速垄断市场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 选择小市场,快速增长
· 少数特定的顾客集中
· 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 具备能持续打动顾客的机制(黏性,stickiness)
· 扩大规模所需的边际成本较低
创新的窘境指的就是由大公司主导的名为“渐进型创新”的循序渐进的技术进步,被从低端市场出现的“破坏式创新”所取代的现象。
彼得·蒂尔指出,想要维持长期的垄断状态,需要满足以下要素的任意一项:
· 专利技术(独家专卖技术)
· 网络效应
· 规模经济
· 品牌
· 分配
· 政府(法规和许可)
· 复杂的组合与调整
先行者未必一直都能获得利益,率先进入市场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公司想要长期生存下去,最重要的不是创造新价值,而是逐渐扩大创造出的价值并长期持续垄断它。
在这个世界上,“创造新价值”和“获得该价值的多少比例”是彼此独立的。
为了垄断财富,需要创造对于顾客而言无可取代的“独一无二的价值”。
为了维持该价值,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有别于其他公司的“独一无二的方法”,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
迈克尔·波特:战略的本质是选择不做什么。
创业公司的战略常常是在与客户的交流中诞生的。
第三章 产品 比起多数人的“喜欢”, 更要追求少数人的“爱”
公司之所以会破产,是因为在资金用完之前没能制造出顾客想要的产品。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制造人们想要的产品”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保罗·格雷厄姆认为,创业公司想要迅速发展,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制造众多人想要的产品
· 该产品可以推广给所有人
在创业公司初期,应该制造的不是被多数人普遍喜欢的产品,而是被少数顾客深爱的产品。
最简化可实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尽量简单地提供受顾客喜爱的主要功能
通过刻意“小规模生产”,创业者们可以成为自己公司一切业务的专家。成为专家,就可以在实际开始扩大规模时,设身处地地明白应当注意什么,同时也能知道应该招聘拥有什么技能的人才。
创业孵化器将一周的增长率设定为5%~7%,将最理想的增长率设定为10%。
必须要在制造出深受顾客喜爱的产品之后再去追求增长。
首先要明白“自己在做的产品的神奇时刻究竟是何时”,即把握产品的独特价值提案以及顾客的需求是什么。
指标往往会带有副作用。致力于一个指标,就会导致其他的指标下滑或者产生其他负面影响,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要根据产品的蓝图设定不同的指标。
《精益数据分析》(Lean Analytics)将最重要的唯一指标按照字面意思称为“One Metric That Matters”(唯一关键指标,简称“OMTM”)。也有公司将最重要的指标称为“North Star”(北极星)。
2000年到2005年间,由施乐(Xerox)进行的客户服务的相关调查显示,在回
答“满意”的顾客中,实际上有75%的顾客选择了离开。而给出“非常满意”这一最
高级别的评价的顾客的续约率是回答“满意”的顾客的6倍。
顾客的最终目的并非使用产品,而是想要通过使用产品获得“工作自动化和高效化”的成功。
客户服务教他们如何使用自己的产品,引导他们走向成功(success)。
了解顾客的捷径就是与他们直接对话,可以通过销售、客户服务、顾客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实现。
第四章 风险 大获成功的创业公司不会随意冒险
创业公司不是瓜分馅饼的游戏,反而是扩大馅饼的游戏。
终章 思维 将创业思维融入你的职业生涯
彼得·蒂尔:对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资产是时间。
所以越是优秀的人,就越要认真思考今后世界的前进方向和自己想做的事,选择自己的未来。
如果你想要学习创业,那么直接建立创业公司是最快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