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篇:该不该憋大招】
我自己想开个公号来着,总想着第一篇要写个高质量的文,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看;我常常看一本书做了些笔记,想着到最后再深入思考,统一整理一下,出一篇或几篇解读文;某一件事情我做过一个阶段后梳理了一下流程和技能,想着等事情完全结束了,搞个整体性更强的教程……
看得出来在阅读学习和生活工作中,逐渐的会有或多或少的感悟和想法,但是我没有立刻整理或分享,我总想着憋大招,想一下子搞出一个完美的东西。结果你猜怎么样?公号一直没开,笔记一直没整理,教程一直没写……nothing
很早之前我就隐约感觉“憋大招”不是个好的方法,我总是在理解了主要内容,解决了主体矛盾以后就不再愿意耗费更多的精力在细枝末节。所以憋大招到最后都憋熄火了[捂脸]
朋友圈发短文也算是一个尝试,既然憋大招不适合我,我就在每天把想到的东西稍微做些整理输出,释放更多的小招。如果有空了就可以整理一下发个大招,如果没空可以当做素材积累,当我想发大招的时候,不用怕想不起来以前的话题。
看起来日更似乎只是更长久的“憋大招”而已,其实不然。
憋大招的着眼点是:我现在有想法但是我不说,等我把这个观点思考透了再一股脑释放出来。缺点是要求快,拖得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就忘记了之前的想法;而且在生活中并不是每天都会对同一个观点有所感悟。这就像我要盖个房子,想先把砖积累够,每天出门只捡砖头回来,没有捡到就会空手回来,那么想要攒够盖房子的砖,需要太长时间。
日更短文的特点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每天都把最有感想的内容输出出来。为的是输出,不是为了某个目的。缺点是看起来没什么关联。同样类比与盖房子,日更相当于每天出去总会捡点儿东西回来,或是砖头,或是水泥,或是沙子,时间一长不知不觉积攒的材料竟已经够盖房子了,或者起码够盖一层,以后再积累在起步就会在更高的基础上。
所以我个人是不鼓励憋大招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想着憋大招不会有什么明显效果,甚至有时间会一无所获。十年磨一剑这种事当然也是存在的,毕竟很少,如果你真的准备憋大招,请一定思考下面问题:
1.确保你的大招“十年”后依然有价值。如果释放了大招没起到效果就悲惨了。这就要求你具备一种能力,选目标的时候着眼于未来;
2.确保你的大招在“憋”的过程中不会被别人轻易超越。不然等你准备好释放的时候,大招已经是街头小招。
憋大招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如果没有,就不要试着憋大招,还是老老实实日更,积累经验,利用复利效应扎实投资自己。
不要憋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