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悬疑小说,大概是在初二的时候。
那时候夜晚在被窝偷看宁航一写的《1/14》。他的笔触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那种令人浑身颤栗的快感大概是推理小说独有的魅力。
总听人推荐东野圭吾的书不错,听过不下十遍吧,于是买了书《白夜行》,六百页,三天看完。日韩的电影翻拍全部看了一遍。
可能期待的太高,从第一章三十页左右就明白了一切是怎么回事,顿时觉得没有趣味。再往后看,觉得这本书确实誉赞过高。并且结局并没有留下空间,反而让人觉得太过草率。看很多人的书评不过书里句子概括总结。诚如“智商高的人才能看懂他的书”此类的评论竟出奇地有市场。一部平铺直叙的书看不懂大概才有问题,不过是无趣一些,读完还不成问题。听很多朋友说起这部书,每次想听对方介绍,却支支吾吾说上半天说不明白,用“反正他的书都很火,很好看”之类的话搪塞。不免令人失望。
全书升华句不多,却被拿来反复咀嚼。反复思考:硬要扯上人性的话,不过是欲望作祟。
是亮司父亲洋介恋童癖的欲望,是亮司母亲弥生子和松浦的肉体情欲欲望,是雪穗不甘底层,拼命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欲望,是亮司渴望爱的欲望。
并非没有借鉴意义。日本作家们也因此出名。但我确实不喜欢,真正直面丑恶之后,又能给人留下什么,带来什么?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亦将回以凝视。
若要概括全书,不是白天黑夜,不是枪虾与虾虎鱼,也不是黑暗与太阳。而是:
“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请结合书与自身实际认真体会。
(仅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尊重东野书迷的想法,但也请大家包纳不同的感受。有一个不成熟的拙见,那就是我总觉得一位作家真正需要的大概不只是狂热喜爱的他和他作品的粉丝而已,如果没有质疑声的话,他是难以走的更远的。所以,不希望有键盘侠各种指责斥骂,你行你上。这确实是一种很低级的思维方式。
世界和平。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