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家庭序位改变
曾经从孩子的口中得知,家中唯我独尊,两个男人爱护一个女人。我显得无比的幸福。其实很多时候,我是以儿子为中心,老公以我为中心的模式。
可是听了家庭序位知识后。我才知道,这样的模式是不利于家庭和谐发展和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正确的定位应该是,父母第一位,父母的夫妻情感胜过亲子关系。可是我的家中经常是以孩子为中心。曾经,一盘好吃的菜和鸡腿上桌以后,首先把鸡腿夹给孩子。慢慢意识到这种模式不对的时候。爸爸提出,要问妈妈吃不吃,先给妈妈吃。孩子也算听话,把鸡腿夹到我碗里,我说不吃,夹回给儿子。儿子再夹到爸爸碗里,爸爸说不吃又夹到孩子碗里。其实这一幕孩子是看在眼里的,他知道他想要的那个东西,妈妈不会吃,爸爸不会吃,哪一天我真的想把他的鸡腿吃了的时候,他心里一定很难过,很失望。所以,我有时候很不忍心的把他的一个鸡腿吃了,但是我还是偶尔要做这样的事情,我是只是告诉他,我会真的吃,大部分机会是让给他吃。如果吃了,我想他虽然没有怨言,一定也比较难受。就是需要他的一些难受体验,所谓逆商教育吧。
后来,我看了家庭序位知识以后,我告诉孩子,爸爸是这个家里面最重要的,应该先夹给爸爸吃,然后爸爸加到我的碗里,其实最终还是给孩子吃。这只是夹菜夹来夹去的一个过程,但是,从这里面也体现了一种序位的问题。
现在独生子女,都很娇惯,怎么样让他没有这个骄纵心理,就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片段二:表哥来家里
昨晚表哥来家里陪着孩子一起背一篇英语文章,这对于我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点。给了孩子建议的时候,收获4点:第一,不熟的单词,就要反复的去记熟;第二,把很长的文章分成几段来记忆,才不会背着这句忘记下句,断开的段与段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第三,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动作太多,不够专注。表哥是一个很优秀的、自律性很强、很有思想,做事情精细的一个小伙子。他的奋斗,他的上进,获得了他目前年薪25万的待遇。他一路走来,他很清楚他要什么,他应该怎么努力,怎么做?第四,他点醒了,他现在目前初一为什么没有一个主动性?首先,孩子觉得自己努力了和不努力,没什么太大变化,除了成绩上面有一点点变化以外。他看不到结果,看不到后期给他带来长期性的效益。所以人在懒惰与勤奋之间的选择往往是懒惰。这让我更加的坚定,孩子需要梦想。今天我去上课,孩子在家里,自觉地完成了字体练习,诗歌默写,还有英语字体练习,全新听力。我很惊讶。我问他,你今天上午做了这么多事情,你开心吗?是什么让你坚持这样坚定的去做?他想了想说。我今天不想玩了,昨天已经玩够了。我说。对,人是要这样子去劳逸结合的,当你学习很累的时候,需要适当的放松娱乐,才能够接下来学得更好。但是,你能不能三天玩两天学习呢?所以呢,还是要想一想玩的时间和学习的时间分配。我嘴巴这样说,实际上我心里在默默的想,是不是昨天晚上,带给了他一些触动呢,让她变得自觉一些了呢,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感觉到。
所以我得出来的结论是。只要有资源就要去整合,只要有机会,就要给他锻炼。只要有榜样就要跟他树立。昨天晚上送表哥去坂田,再回到家差不多12点,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