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指挥人们建造一艘大船,不要发号施令、颐指气使。
你要做的,是向人们讲述大海的神奇与浩瀚。
本文首发公众号【恶魔书房】
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宣传读书的公益广告,有的还把读书的好处说的天花乱坠,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一读解千愁”——只要读书,什么问题都能解决,除了挣钱。
读书好不好? 当然好。
但我觉得,“劝学”不是这么个劝法。
有时候,我也会把一些书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不过他们的第一反应经常是:
“不行,这书我看不下去。”
或是反问我:
“你为什么看得下这种书?”
我意识到,可能这才是很多人不读书的关键——
不是认为“读书无用”,而是读不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你再怎么宣传“读书好”,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搞不好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在我看来,任何习惯的培养,都不能违背人的本能。读书也是这样:一旦你觉得读书是个需要刻意“坚持”的事,那就先别勉强了。毕竟,书并不是非读不可的,别因为它而把自己搞得很累。
读书的关键,在书之外。
想想:人为什么会坚持做一件事?
很简单,因为从中得到了好处(或者叫:正反馈),包括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
比如:为什么大家都爱玩游戏?
具体说来,可能很复杂:在游戏里,有酷炫的招式、杀敌的快感、难度适宜的目标、即时的反馈、自由的机制······等等。
但总结起来,其实就一点:
它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成本最低的快感。
想想:一个游戏是背后,是数百人的开发团队,在各种心理学、行为学理论的指导下,辅之以最详尽的用户数据,经过长时间的精心打造,通通只为了一个目的——
让你爽。
(以及:充钱,更爽)
从这个角度来说,游戏堪称 “掌控人性” 的集大成者。
因此,我们可以每天打游戏也不嫌累。
那,游戏如此,为什么读书就不行?
当然行。
关键是,你是否有一颗好奇心。
好奇心这个词或许你已经听腻了,就像听腻了那些宣传读书的场面话一样。
但值得注意的是,好奇分为“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
前者,几乎所有人都具备;
后者则是一种稀有的特质。
消遣性好奇
人人都喜欢“八卦”,追寻新鲜刺激的事物,甚至“喜新厌旧”······这些都是消遣性好奇的表现。
这是一种最朴素的品质,是刻在人类基因中的本性——从爱听故事的小孩子,到微博热搜上的吃瓜群众,人人都会受到消遣性好奇的驱使。
它能促使我们不断获取新的信息,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宽广,甚至有学者认为,正是“八卦”促进了人类语言能力的诞生和组织上的团结,从而让我们智人得以征服世界。
但这同样也是它的弊端——“广而不精”,让人的精力在“走马观花”中被白白浪费掉。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超载”的社会里,如果任由“消遣性好奇”驱使,我们就很容易迷失在庞杂的信息海洋中,直至空虚和无意义感将整个人淹没。
而随着人的成长,一部分人会转化到第二阶段——
认知性好奇
不再简单地“追求新鲜、刺激”,而是尝试去寻求理解事物背后的原因和本质。这就是“认知性好奇”的表现。
必须承认,认知性好奇更难以被满足——因为这通常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思考;
但是,一旦得到了结果,它最终给人的满足感也是加倍的。
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我读书,就是因为想去了解——从各个角度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每每小有收获,将一个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那种愉悦感和满足感,是玩游戏、看电影、吃大餐、购物完全无法比拟的。
归根结底,读书,就是在好奇心的引领下,自发去做的一件事。
就像在娱乐性的引领下,自发去玩游戏一样。
这才是“读书”的真相。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没能完成从“消遣性好奇”到“认知性好奇”的转变。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或是被生活的琐事所牵绊,或是被各种低门槛娱乐所吸引,总之,大部分人没有成功进入第二阶段。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人人都喜欢吃瓜、聊八卦;
但对知识的纯粹好奇却很鲜见。
好奇心引领求知,而知识的增长反过来又会促进好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所说: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一个人的知识量和他的好奇心,往往是成正比的。我们对某事物了解得越多,对其未知的部分的好奇心就越强烈,就越会加倍地去学习。
就这样,在知识量和好奇心的双重加持下,人与人之间的思维鸿沟便由此被拉开了。
几点建议
既然读书是好奇心的结果,那如果想培养读书的习惯,也不妨从好奇心开始——
1、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关于好奇心的产生,有一个“信息缺口”理论,大意是说: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对某个东西没有完全了解,就会在心理上感到非常不舒服,继而就会想去学习,把这个“信息缺口”填补掉。
换句话说:
只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给好奇心一个萌发的空间。
很多人应该记得,前些年有个新闻:
一个硕士毕业生的论文题目,是研究“呵呵”这个词在人们聊天中的应用。
当时这个新闻一出来,网上很多人都在指责或嘲笑,说它“没有意义”。
不过,我专门去找了一下那篇文章,在“研究价值”一段中,作者是这么说的:
请问,这叫“没有意义”吗?
对相关的学术研究不了解,很正常。
但既然不了解,就不要随意评价,更不应轻易否定,
而应该明晰自己认知的边界,并以此为引,逐步迈向“开悟之坡”。
2、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尝试带着目的去读书
很多人说,“读书不能太功利”。
但,“读书应该有目的”却是不错的,甚至是必要的。
(其实在我看来,“功利地读书”本身也是个伪命题······)
你可以先设置一个时限,不用太长,比如一星期;
再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比如写出一篇特定主题的文章。
然后在这一星期之内,通过你能想到的各种渠道——不限于书,纪录片、论文等也都可以——去获取关于它的一切知识。最后,以一篇文章的形式,将你的成果输出。如此,以输出倒逼输入,不仅记得牢,而且有满满的成就感。毕竟,知识只有用过了才是自己的。
其实,最终文章写的怎么样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带着目的去学习,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将知识化为己用。哪怕是同一本书,你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读,也能读出两本、三本乃至更多的效果。
这可是由大文豪苏轼亲测有效的读书法——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又答王庠书》
3、从科普书入手,尤其是自然科学类
书的分类有很多,不同的书带给人的改变也是完全不同的。
但如果说哪一类书最能给人“涨知识”,最能拓展人的世界观,那无疑要数科普书了。
我坚信一个观点:世界上的任何文化现象,都有其自然科学层面上的底层逻辑。所以,了解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我们从底层把握真实世界的脉络,也能让人的眼界变得开阔起来。
所以,“人生观”解决不了的事,就交给“宇宙观”吧~
4、多体验生活
生活和好奇心,也是互相成就的。
比如,人们都向往“诗和远方”,而觉得“身边无风景”。
但其实,只要换个角度,再平常的生活也可以有新意——
回家时,选择一条之前没有走过的路;看新闻时,关注一个不熟悉的版块;吃饭时,选择一家之前没去过的餐厅;甚至你可以选择在一个午后,坐上一辆公交车,戴上耳机,在城市里无目的地漫游直至华灯初上······
这些,都远比去网红景点打卡、或那些被炒作出来的“远方”有意义得多。
(当然,还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省钱······)
如此,既能唤起生活的新鲜感,也能打开自己的好奇心。
结语
人们常说一个词:有趣的灵魂。
或许,对于何谓“有趣”,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
但在我看来,是否有一颗好奇心,就是最重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