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进化学之父达尔文《物种起源》里面,总结出所有生物能够存在并繁衍下去的唯一原因就是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总结出生物进化的唯一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大西洋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生活着一种漂亮的红嘴鸟。亚热带的温暖气候和常年不断的潮湿季风使这里成了植物的天堂。红嘴鸟以岛上的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是,有一年,一场海啸摧毁了岛上的大多数植物,而紧接着的长达7个月的干旱更是给岛上的生物带来了灭顶之灾——几乎所有的植物都灭绝了,只剩下一种叫作“球刺”的矮小灌木。
这种灌木枝条柔韧,体型矮小,可以抵御很强的台风,而且它们的枝条上有厚厚的蜡质层,有效地阻止了水分的蒸发。最重要的是,它的种子周围是结实的木质结构,还带有很多的尖刺,这样既防止了成为鸟类的口中美食,又可以随时抓住地面上的一切东西,生根发芽。正是因为这种适应干旱多风天气的特性,才使这种植物在岛上残留了下来。
岛上的动物大部分也因为恶劣的环境而灭绝了,但是令生物学家惊异的是,一部分红嘴鸟因为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死亡,而另外一部分却安然地生存了下来。在生与死之间它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呢?活着的红嘴鸟靠什么样的“秘密武器”才成为自然选择的优胜者?
生物学家带着疑问来到了岛上,经过三个月的调查研究,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植物的灭绝使岛上的鸟类失去了食物,唯一可以维持鸟类生存的食物就是“球刺”的种子。
但是红嘴鸟在吃这种食物的时候却像在攻克一座堡垒一样困难:先要用爪子按住带刺的种子,然后啄开坚实的外壳,用尽全力才能够到里面那用来“活命”的种子。
科学家发现,生存下来的红嘴鸟的喙比淘汰出局的红嘴鸟的喙要长出0.1毫米。就是这0.1毫米,造成了生与死的差别!
俗话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部分红嘴鸟先一步适应了环境,获得了宝贵的生存权,而那些没有适应环境的,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优秀与平庸之间往往就在于你对环境适应过程中的前后一秒钟上,越是主动的人,越容易抓住这宝贵的一秒钟,从而在变化中适应,在适应中为自己营造成功的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