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病魔还是夺走了刘邦的生命,临死前,刘邦交代吕后大事,太子刘盈继位,也就是汉惠帝,刘盈从小体弱多病,再加上吕后野心勃勃,要垂帘听政,大全实际上是在吕雉手中。
紧接着,吕后趁刘盈不在宫中,派人毒杀如意,如意是戚氏和刘邦生的孩子,吕雉早就想把戚氏除之而后快,于是就砍掉戚氏的手脚,挖掉她的双眼,割掉舌头,扔到厕所中,刘盈看到吕雉的所作所为,同事时也被戚氏的惨状惊吓到,大病一场,从此不再过问朝政,吕后把持朝政成为大汉王朝的共识!
汉惠帝第二年,相国萧何身体每况愈下,随时都有驾鹤西去的架势,刘盈亲自去慰问他,想让他找一个接替他工作的合适人选,但是萧何并不想直接告诉惠帝,只是说陛下是最了解臣下的,于是惠帝就说曹参这个人怎样?萧何随即说,陛下的主意真是太好了,有他接替我,我就可以安心的走了!
曹参和萧何都是刘邦起义时的主要成员,而且,曹参文武双全,功劳很大,韩信被诛杀之后,刘邦长子刘肥被封为齐王,曹参出任齐国相国,萧何死后,曹参进长安,继任相国。
萧何在世时,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比如《九章律》,这是在秦国《六律》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厩律》,合称《九章律》,赋役分为三种:田赋、口赋、献废;徭役制度也分为三种:正卒、戍卒、更卒。
曹参当上相国之后,没有对现有的制度做任何的调整,完全照搬萧何的治国理念,很多大臣看不下去找他讨论国政,曹参只是以喝酒吃饭搪塞过去,惠帝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不舒服,终于有一次实在忍不住,就问曹参为什么不理朝政,曹参问惠帝自比高祖如何,惠帝答道自己当然比不过高祖,曹参说道:“陛下不比高祖,而我不比萧何,他们打下江山制定政策肯定是比我们高明的,我们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要失职即可。”
汉惠帝明白了曹参的苦心,其实,曹参也明白,这个朝局是吕后把持,执行萧何的国政,吕后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如果要改变现有政策,吕后是一定会横加干涉的,不如就执行现有制度来的容易。
自战国开始,知道秦末的战乱,国家经济是受到重创的,曹参当了三年相国,没有给百姓增加新的徭役负担,国家得以休养生息,对国家的经济其实是一种保护!
历史上把它称之为“萧规曹随”,不管这是对萧何的盲从,还是曹参不得已而为之,总之,只要是对老百姓好的政策,都是值得称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