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后改姓姬。所封官名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王的女儿嫘祖为正妃。嫘祖生有两子,玄嚣(青阳)、昌意。
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黄帝的孙子,也就是昌意儿子高阳继位,是为帝颛顼。
帝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继承帝位,是为帝喾。
帝喾娶陈锋氏女儿为妻,生放勋。娶娵訾氏女儿生挚。帝喾死后挚继承帝位,治国无功,于是弟弟放勋登上帝位,也就是帝尧。
帝尧妻二女于舜,诸多考查后,召舜“汝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汝登帝位。”
帝舜在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埋葬在江南九疑,即零陵。举八元八恺;流四罪;放四凶;命官职,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帝舜禅让于禹。禹乃夏朝开国君主,治理滔天洪水,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发展。禹传位于儿子启,结束禅让制,开始“家天下”。
从黄帝到尧、舜、禹都是同姓,国号则不同。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又分出氏族,姒姓。
让人惊讶的是,五帝同姓,虽然到舜隔了七代。禹是黄帝玄孙,帝颛顼的孙子,曾沦为平民,然最终他们又登上帝位,这就是为何古人对血统的坚持?从某一方面来说,五帝也是一种“家天下”。
黄帝、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虽则不同的史料有不同说法,史记仍叫人信服。
以往游戏或看小说都只晓得四凶兽是兽,原来也有说是人,帝鸿氏之不才子“混沌”、少皞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称“三凶”,加上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称“四凶”。
舜流四罪。四罪即共工、三苗、鲧和驩兜(欢兜)。流四罪即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鲧层治水十年无功,百姓不便。禹作为鲧的儿子,又被舜委任治水,不知是何感想。“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这与以往我所认为的禹治水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有很大不同。
舜继承帝位前让位于尧的儿子朱丹,然百姓、诸侯只服舜,后舜登帝位。禹也有此举。看多了网文的我只能称奇,朱丹若想为帝,在舜避于一隅时派人刺杀不就能了结。莫非那时无暗杀一说?或者朱丹也有大德,认为自己的确不堪重任,让能者继承大业。
舜被继母、异母弟弟多番迫害,他也知晓他们害人之心,加以防范,均未被得手,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赢得一片称赞声。继承帝位后,孝顺父亲,将异母弟弟封为诸侯。舜顺适一句可知舜不是愚孝。舜到哪哪里便一片祥和,看得人啧啧称奇,感叹人乎?神也。
尧时期,借朱雀七宿、青龙七宿、玄武七宿、白虎七宿的星宿就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按时令指导人民农业,又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古人的智慧叫人叹服。
摘录:
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帝颛顼(zhuan xu)(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帝喾(ku)(聪以知远,明以查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禹(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