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通常将字写在竹简上,然后用绳线串成册。
“册”这个字就是象形字,很像两只竹简被绳子穿起来的样子。
大部分人写字用右手,在书写竹简时,一般是右手写字,左手持简。所以写字时“从上向下,从右向左”的写法是最方便的。
人们在打开竹简的卷册时,也是更习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所以读简的时候,也是从上向下,从左向右。
隶书的字体之所以看起来很扁,就是为了适应竹简而创,这样同样长度的竹简上可以写更多的字,毕竟做一支竹简的成本不低。
后来,造纸术成熟,但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写法,便延续了下来。像博物馆中经常能见到的圣旨,尽管不是竹简,大多是丝绸布帛等材料,也依然是从上向下,从左向右的写法。
这个写法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君为上,臣为下;右为大,左为小。
后来,建国初期,时任教育部长的郭沫若先生,向领导提议:将过去的竖写方式改为横写方式,同时,把从右向左也改为从左向右。
因为人的眼睛,更适合这种方式,会加快阅读速度。而且在写字的时候,这种方式也不用担心手掌将已经写好的字沫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