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外卖到了!”
我打开门,接过餐,说声“谢谢”,接着就招呼吃饭啦。
拆开包装,先取出印有餐厅广告的一次性桌布,平铺在餐桌上。然后,取出大小不一的淡蓝色纸盒,每个纸盒里都静静躺着一个由机器密封好的锡箔餐盒。把它们挨个揭开,美味的菜品就显出原形了。
泡椒仔兔、辣炒田螺、干锅双脆(四川人爱吃的一道以鸡胗和牛黄喉为主料的香辣爽脆的“硬菜”)……是的,全都是我做不出来的菜。即使是有心模仿,短时间内我也很难达到这样的味道和火候。
周末在家这样痛快的一餐,竟然比直接去餐厅享用还要优惠得多——这个不难理解,一家火爆的川菜馆,往往门前有一大队人在排号,餐厅最大的瓶颈就在于餐桌和翻台率。所以,在家点餐的客人,变相是帮老板省去了一部分的房租和服务,定价自然更低。
可是,相比而言,我的体验却大大提升了。假若我开车去餐厅,首先就可能遭遇堵车,接着要为停车位发愁,到达门口还要排号,坐等20-40分钟……这明显要比在家点餐折腾得多。
外卖的商家越来越多,外卖食品的质量在提高,包装也在改进,给城市人带去很多便利。那么,外卖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呢?它会不会取代家庭厨房出品呢?
要说,从来就没有一种快速生长的新事物,能躲过最初的质疑和抵触。外卖也不例外。
有人说外卖的食品不安全、不卫生,只有自己做的才放心。
这话说出了当下社会的一部分现实。但是,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外卖,而在于诚信。
一个完全失去互信的社会是无法维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己种米种菜种果、养猪养鸡养鱼,然后自己加工才能入口,那整个社会分工体系就崩溃了。
我的看法是,要充分相信市场的力量。只要自由市场存在,诚信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得到解决。市场竞争会使那些诚信商家最终胜出,会使那些劣质商家销声匿迹。
而我们每一个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都在不断地用脚投票,加快这个进程。
有人说外卖太不环保了,那么多一次性的餐盒、包装袋,要增加多少垃圾啊?
回想当初,我们日常的很多食物都是没有包装的。
小时候,每天早晨都会听到送奶工走街串巷的吆喝:“打牛奶啰!”我和邻居家的孩子们,都趿着拖鞋,捧着奶钵,在院门外巴巴等着。送奶工斜靠着自行车,挨个问“打多少”,然后收下钱,从后座的奶桶里舀出牛奶给我们。
我们个个捧着大半钵奶,晃晃悠悠地送回家,等爸妈熬出来才能喝。也有糊涂孩子刚跨进院门,就摔个嘴啃泥,回家免不了一通臭骂。这一天的牛奶就没有了。
那时候的牛奶确实环保——根本就没有包装。但是,牛奶的供应量很小,成本也高,而且消毒不彻底,保鲜期仅有短短的几个小时。
到今天,还有谁会因为环保的原因,而拒绝盒装牛奶吗?每250ml牛奶配一个纸盒、一根吸管,使牛奶产业的规模不知扩展了多少倍,满足了多少需求,又节省了多少送牛奶、打牛奶、熬牛奶的工夫。
到今天,还有哪个新手妈妈每天洗尿布、晒尿布,而拒绝尿不湿吗?还有谁兜里揣着花里胡哨的手帕,而拒绝纸巾吗?
一次性商品已经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不去大力发展垃圾处理技术,而是以环保的名义拒绝一次性商品,那只是因循守旧、因噎废食。
还有人说在家做饭更有烟火气,是一种文化和传统,也是一种情感和情怀。
没错,吃不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既往的生活方式,使我们单单在感情上就很难割舍。所以,会有人因此而抵触外卖。
但这种抵触,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淡化,以至在数代后完全消失。举个相似的例子来说,过去一个家庭在穿着方面的全部所需,都是靠主妇的一双手来完成的。唐代诗人孟郊写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古时候的女人从纺纱、织布,到裁衣、纳鞋,从小就要学会一整套的基本功。丈夫、孩子身穿她做的衣裤鞋袜,当然是满满的情意。但这种制作的效率太低了,质量也参差不齐。
在今天,女士们不会为了这份情意,再去做这种苦工。也没有谁会用古人的情怀,去苛责一个现代的主妇。即使是有极个别的复古者愿意手工制作,那也只是她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可能推广普及。
其实,男士也是一样。古时候的男人们要全能多了:他们砍几根竹子,就能编出筐子、簸箕、凉席;当女儿要出嫁或儿子要娶亲,他们挽起袖子就能打出一套家具。试问,现在还有哪位男士有这样的本领和豪气?
这就是工业化、专业化的必然趋势。别担心,生活方式改变了,但其中凝结的感情并不会就此消失,而只是改变了表达的渠道和载体。
未来的人们会怎么吃呢?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烹饪工作会从家庭中完全分离出去吗?——我猜是,这是一种大趋势。
食品制作的工业化程度会进一步提升。更多大型的、分工高度细化的食品工厂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相互连接形成高速运转的食品供应链条。
在一段时间内,各种制成度的食品,都各有它们的市场。比如,过去的人们做饺子,是从面粉和整块的肉开始,自己和面擀皮儿,自己切肉剁馅儿。后来直接买来面皮和肉馅,只需包和煮。再后来,人们可以买到包好的速冻饺子,回家只用煮。而现在,外卖上门的熟饺子,甚至配好了醋碟、油碟。
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全熟的或制成度较高的食品会越来越受欢迎,而制成度较低的食品则会慢慢退出终端市场。这个趋势发展到极致,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城市里出现很多不同层级的中央厨房,它们可能会按照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分布。
上一级的中央厨房提供“准成品”。末端的中央厨房进行最后一步的加工。然后,外卖服务把加工好的食物送到区域内的各家各户。
每个末端厨房只服务于一个区域,就更能保证配送速度和新鲜程度。
而同一个区域内,可能交叉分布着多个这样的网络,购买者可以在这些网络之间做出选择。
这就是外卖服务的2.0版。
第二种可能是,食品工厂制作出便于保存和加热的成品,直接配送到家。消费者只需简单加热,即可食用。
有人怀疑这种标准化的可能性。但事实上,台湾早就出现了成品的“料理包”,在大陆也已渐渐普及。很多餐馆能快速做出台式卤肉、咖喱鸡肉、松仁玉米等餐品,“料理包”才是秘密武器。
将来,这种食物成品会更多样,口味也更丰富,适应不同购买者的不同喜好。
这就是方便食品的2.0版。
无论是外卖服务2.0版,还是方便食品2.0版,它们都是高度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产物,成本会比家庭烹饪和传统餐馆要低得多。
那么,餐馆还会继续存在吗?
应该会。
但在人工越来越昂贵的情况下,全手工制作的菜品会变成一种奢侈享受,价格不菲,只有少数人能承担,也只有高档餐厅能提供。这就像手工的桌椅板凳,以前家家户户都有。但现在必须付出高昂代价才能购得。
而普通餐馆的存在,则主要是为了提供一个公共空间。它们的菜品也是工业制成品,并无特别之处。
那么,家庭厨房还会继续存在吗?
应该也会,但会慢慢变少。
家庭烹饪会逐渐演变成一种兴趣爱好,一种个人技艺,值得在社交媒体上好好炫耀。将来人们看烹饪爱好者,可能会像今天看钢琴爱好者一样,感觉很有腔调。
到那时,烹饪爱好者们可能拥有很先进的家庭厨房。但对其他人而言,厨房不再是家庭标配,没有厨房的住宅会越来越常见。
一件过去不得不做的事,慢慢变成了“喜欢就做、不喜欢就不做”的事,这就是社会的进步。
享乐和懒惰,是人之天性。这两大天性是人类不断发明创造、革新技术、改进生产组织形式的内在动力。环顾我们的家,空调、电视机、洗衣机、扫地机器人……每一样产品被创造出来,不是为了享乐,就是为了懒惰。
接受了这一点,你才能安然享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种种便利。而不再像老古板一样,对着每一项新事物指指戳戳、抱怨不休:“天!这像什么话!”“简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