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倩倩妈在朋友圈中大倒苦水。
原因是在家是小话痨,爱说爱笑、爱唱爱跳的倩倩一出去就成为了“小哑巴”,无论倩倩妈如何引导、如何“威逼利诱”,孩子嘴巴就是闭得紧紧的,有时还会表现得敏感、焦虑。
倩倩妈想:孩子该不会智力有问题吧!
倩倩妈带这个疑问给倩倩做了智力测试,结果完全正常。那,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呢?
01
其实啊,倩倩这种症状叫就做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获得了正常的语言功能儿童,因精神刺激的影响而表现在某些社交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宝妈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社交障碍,而非语言障碍!
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症状:
1. 在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不能”说话,而在另外一些环境说话正常;
2. 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3. 无言语障碍,没有因为说外语(或不同方言)引起的言语问题;
4. 是由于入学或改变学校、搬迁或社会交往等影响到孩子的生活;
5. 没有患诸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智力发育迟缓或其他发育障碍和心理疾病。
倩倩妈就奇怪了,家族中并没有谁有相关的遗传病史,为什么倩倩就患上了选择性缄默症呢?
02
行为科学家认为,儿童选择性缄默症是他们处理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表现,沉默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有利的自我保护工具。
当孩子感觉到没有安全的时候,就会选择缄默来保护自己,倩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症状出现,就是因为倩倩妈平时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分保护。
比如:倩倩遇到麻烦的时候,倩倩妈习惯性地帮倩倩解决麻烦,导致倩倩过度依赖父母。倩倩哭泣的时候,倩倩妈不问三七二十一,立马过去安慰,十分宠溺孩子。
倩倩妈还经常给倩倩灌输一种“只有家里面是安全的,外面是十分危险的”错误的意识,造成了倩倩对陌生人、陌生环境习惯性恐惧。
毫无疑问,倩倩妈宠爱孩子源自于她爱倩倩,这种过分的宠爱已经阻碍孩子正确认识这个世界,成为了孩子的束缚。
黄磊在《向往的生活》里面曾多次谈过育儿观,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给孩子最大的爱就是学会放手。”爱孩子,就应让孩子勇敢地独闯天下,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爱,应该是孩子发展的推动力,而不应该成为孩子发展的绊脚石!
03
孩子并不是天生的“缄默”,孩子对世界的感知是敏感的,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最信任的人,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容易被他们当成真的。
但往往父母为了“省事”,会将一些事儿夸张化,比如,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跑出去,就恐吓孩子说外面有吃人的妖怪;孩子不好好吃饭,就说不听话的孩子会被坏人抓走,孩子一哭闹,就会骗他说,妖怪正在赶来的路上……
生活中大人们自以为是的一些做法,孩子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形成了孩子对外面世界的恐惧。一旦孩子出去后,就选择缄默来保护自己。
父母应如何避免孩子从开朗活泼的小天使变成“小哑巴”呢?
让孩子自己去认识这个世界
经常带孩子出去接触周围世界,可以不断扩大孩子的眼界,对一些事物逐渐产生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他们感觉器官的发展,促进他们语言、思维、观察力的发展。
现代知名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慢一点,再慢一点,用你的小手指轻轻的把你的鞋带系个蝴蝶结,慢一点再慢一点,用你美好的时光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她并没有为了省事,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就一概而论,告诉孩子外面有很多坏人,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去实践、去尝试。
积极鼓励孩子主动去尝试
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证明,正确地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
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自卑的大文豪苏格特不就是因为从小有老师的鼓励才成为了创作出47册小说、21册诗集,对英国小说史有划时代影响的大师吗?
从心理学上说,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很愚蠢,那么他一定表现得很愚蠢;如果他觉得自己一定能行,那他就会将事情做得很好。鼓励孩子,让他觉得自己是可以的,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他们才会勇敢地表现自己。
爱孩子,并不只是给孩子优渥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
世界对孩子是具有吸引力、充满着未知的,作为父母,应帮助孩子去探索这美丽的世界,而不是将他们护在羽翼之下,向他们输出单一的观念,宝爸宝妈们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