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北京难得的连续几个大晴天。
尤其今天周末,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朦胧期间,竟然能隐约体会到,阳光透过窗帘照在脸上的温热感。
不用多想,朋友圈里肯定又有不少晒天空的。
小时候老家的冬天,几乎每天都是阳光满照的大晴天。
即便阴天下雪,也只是阴郁一阵。大雪过后,又是一片阳光散落四周,雪就白得发亮,像极了蛋糕上的糖霜,我嘴馋啊,每每有想咬上一口的冲动。
小孩子喜欢雪,都跑出来疯玩。玩雪嘛,无非老几样,堆雪人、打雪仗。我特别擅长的就是滚雪球,算是个技术工种。
先团一个小雪球在手里,然后在盖了一层厚厚雪被子的路边上慢慢滚起,不消一会儿,雪球就能滚成老大,越来越瓷实。
尽管简单,要滚成个又圆又大的雪球,还是不容易的。有的小朋友也玩这个,结果滚成个粗壮的圆柱体。
滚几个大小不一的雪球,这些就是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堆起的雪人,得离远了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精神。
为什么要远点呢?因为近了看就有问题了。哪有那些套路作文里面写的什么胡萝卜做的翘鼻子,松果做的眼睛......我们都只是随手街边捡几个石子,点上去就行了,尽管面目有点狰狞,倒也是一个特色。
2017一开年,老家就又下了一场大雪。亲友知道我没办法亲历,发了一张他给清理车顶积雪的照片。雪住,太阳出。看他在阳光下拿着多功能除雪铲,站在被白白亮亮的雪厚厚盖住的车旁,还真有点“大雪满弓刀”的架势。
相比来说,同时期的北京也下了雪,只是规模小了太多,实在是不过瘾。好在能对污染物有沉降作用,自觉呼吸也顺畅了些。
02
北京的大晴天,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是个大风天。
曾几何时,有段子说,治疗雾霾靠刮风,希望多往霓虹国刮刮。幽默、刻薄,又饱含了多少的无奈。
以前特别不喜欢冬天的时候刮风,寒风刺骨的那种凛冽,老是让我觉得它有点欺人太甚的感觉。可是,这个冬天时节,在这个地方,竟然在心里期盼起风的到来了。
灰黄色的枯枝摇晃,这北方冬天的风就是格外带了肃杀之气。
家里暖气十足,室温27度。趁着大晴天,赶紧起床开窗透气,只欠了一小缝,和着阳光的风就迫不及待地往屋里钻。站在窗边,看天空湛蓝一片。朋友圈里想必此刻也正举办晒蓝天摄影大赛吧。
北京的大晴天,无云,想来都被风吹走了。
老家的冬天也刮风,但天上云会多一些。云随风走,适合盯着看、发发呆。只是空气中都是沁凉的独特味道,在外面呆久了,冷啊。
03
马上春节,已经好几个春节没有在老家过了。
北京在春节期间特别清静,别有一番滋味。去年春节,赶了一个大风天,去大观园逛庙会。
周遭景致没有其他季节好,为了突出节日氛围,园区管理方特意在树枝挂满了一串串,红的、粉的、妖艳的假花,有种强烈的刻意感。
庙会人多,特别火爆的饮食摊位,各色奇怪的台湾、海南小吃,尽管平时是决不会买的,但在那个氛围下,也乐滋滋地捧了个小碗,两三口吞下。
园子里的戏楼有戏班子正在演出,从扮相和做派上来看,演的是老爷断案、孝子贤孙的事情。风很大,观众驻足片刻就一个个缩着手、跺着脚地躲到稍微避风的地方去了。台上演员的衣服被风吹得呼呼哒哒地摆着,卖力地唱着,唱腔随着呼呼的风声从麦克传出来,台下基本听不清唱的是什么。
透过他们的装扮可以看出演员们都是上了年岁的,演小孩的也至少是一位中年妇女了。大风天,尽管环境不佳、观众不多,设施不全,他们却都在卖力地演着。这就是梨园行的“戏比天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