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东西,也是很多叔叔阿姨关心的问题,很多人还是比较担心自己的孩子要怎么样才能上学,或者日夜颠倒感觉很揪心。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待理解他,以及怎么样去帮助他。我就自己的经历写一些感受。
分两篇叙述,一篇为[为什么不想上学],一篇为[日夜颠倒颓废的时光]。
[为什么不想上学]
小学时,我一直认为我是喜欢学习的,以为成绩还可以,就不是很讨厌学校。但是上了初中后,我发现学习的难度慢慢递增了,而且还要将成绩贴出来,按照三六九等去分级,好像人,慢慢变成一个物品。
用一次简单的成绩来划分好孩子与坏孩子,用成绩来评判一个人,父母用他来决定对我们的的态度,而我们慢慢地也用他来决定我们是否满足别人,到最后,慢慢我们的开心就和它挂钩了。
慢慢地,我觉得上学的意义是成绩,而不是学习。学校老师说,有什么问题不懂的可以问,可是当我真正去提问时,他们又会觉得不关成绩的题目就没有意义回答,或者觉得麻烦。他就会慢慢打压你,是你钻牛角尖。可是真正学习的乐趣就是在于自己好奇的问题不断深化,这样子才能激发一个人的热爱。
我发现,每天,老师在乎的只有作业,每个月,在乎的只有成绩。似乎,我们就是机器,只要不满足其中一个点,你就要被谈话,或者请家长,或者甚至当课堂侮辱你。
慢慢地,我好像也开始讨厌那种成绩差的,认为那就是坏的,不好的。甚至,老师骂他们时,我自己脑中也跟着骂他们:看成绩好差,为什么他会这样?还有脸做人吗?真垃圾。
开始的时候,自己成绩不差,加上老师每天都强调,渐渐的,周围的同学,自己,脑中似乎就形成了一种为成绩主义者。甚至交朋友,只要一知道他的成绩,就马上用成绩来给他划分等级。
家人呢?只有成绩好的时候才奖励,只有认真做作业才肯定你。慢慢地,生活中,似乎只有成绩与学习?家庭也只有成绩,成绩。
那我们呢?我们又不只是只有成绩。我们有胳膊,有脚,有肉体,有大脑,有情绪,有思维。
但是,似乎学校和家长都忽略了。慢慢地,发现自己内心好像不允许自己这样,好像内在有一股力量在抗拒。那渐渐的,不想做作业就会觉得烦,一上学就会觉得烦,一看到书就头疼。开始,肯定不敢说出来。
慢慢地,那种对学校的抗拒感,发现好像真的越来越严重了。可是当你提出来时,家长肯定会认为:你怎么了啊?是不是不不听话了?是不是不正常了?是不是矫情?是不是有病?
慢慢地觉得自己无论干些什么,都好像陷入了一种种没有活力、失去兴趣的死胡同当中。老年人一样懒散,消极的状态,感觉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原地打转,陷在一个怪圈、死循环当中不能自拔。
可是,家长和老师就好像一栋高耸入云的高墙,遮蔽了外面的天空。似乎世界,只有他们。我们的梦想呢?我们小时候的理想呢?翱翔的天空呢?广阔的宇宙呢?
可是无论怎样做,似乎都不能令自己快乐,似乎失去了获得快乐的能力。没办法摆脱不了这种状态,反而充满挫败感,感觉绝望无力,失落,顺带着指责自己,没有毅力,上两天又觉得累。懒散,作业随便做,拖延,思维消极,像一台老化的机器一样。
说到为什么不想上学,当孩子不肯上学的时候很多叔叔阿姨想的肯定是,要怎么样才能让他从新复学,或者觉得不拿到毕业证就是不完整的,而且这种强迫思维以至于上升到总感觉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就是有病。
有时候,其实我们稍微停一下思绪,让过于情绪化的思维,和受社会思维潮流固化的的那些思绪也先流露出来,先出现的情绪和思绪,让它们先出来,像天空的云一样,想象他们是云朵,先让它们漂浮在天空。而且有时候你认为的很多不能理解的东西或者觉得不好的东西,你会发现把它们当云朵就能理解,因为云朵是有各种各样的形状的,但是你不会认为它们很奇怪,因为云朵始终是美丽的,不管它外表怎么样。所以学会用这种云朵的构想小技巧,首先你就能让你的不好的情绪与思绪给它们空间去漂流出来,允许它的存在,而且学会客观看待它们。所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很重要。
所以,现在就想象着,"上学"这个词语已经像云朵一样漂了出来。我们要真正深层了解它,就必须要先让它出来,再去慢慢看它。不能说没出来,你就开始对它急着定义,认为上学就是必须的,我们没说它是必须的,但是也没有人能确定它是必须的,或者自己可能也会矛盾,纠结它到底是不是必须的。
家长会想:为什么我的孩子会不想上学?这个的问题的反面是:孩子的角度,"为什么我要上学?"这时候家长可能会想说一大推道理,但是一般的观点核心就是:因为大家都上学,或者上学才能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所以我们看到,不管家长也说出来上面的那几个思绪,其实心里面大概都是这几种思绪占满了你的大脑。有时候甚至值得深思,"你"真的是你自己吗?是"你"还是只是想象的"你"?那如果不是"你",那孩子的反抗是不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有必要要让你认识自己。
你是谁?你是父母,你是家长?可是你很多想法都是和他人,和社会,和体制挂钩。别人家的孩子要上学,所以你的孩子就一定要上学。那你不是被他人的思维潮流同化了吗?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找到好工作,那你不是被体制灌输的理念的所迷化了吗?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到底要为什么上学?我认为"上学"这个词语现在已经慢慢成为控制的代表产物了,而不是代表知识,是代表控制。代表知识的应该是"学习"。这个学习,是广泛化的,不是局限的,也就是说不是只在学校才能学习。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叔叔阿姨也会想:对啊没错,学习。可是自己真的是给他们的要求是学习吗?那为什么小时候一考得差刺激就骂,或者不满意就会体罚,或者各种折腾。
所以,从小对教育切入的模式就是急功近利,在意的是成绩或者他的优秀,在意他是否能满足自己脑中的"幻想"和"意淫"的"假"儿子,自己的快乐是建立在他的痛苦之上,而不是考虑他的快乐与否。
比如家长夸他这次考试考满分,这其实是夸奖他的结果。
那么下一次他考不到满分的时候或者成绩不如意,他就会诚惶诚恐。因为你是在培养他的固定型的思维,只有达到了这个结果,才值得夸奖。没达到这个结果,意味着他不值得夸奖。
夸奖时,他像你手中的天使一样,感觉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天堂。但是有一点点的成绩波动,他就会感觉到你冷漠了他,又仿佛在痛不欲生的地狱。
但是如果你夸奖他这次考试很努力。你夸奖他很努力,这是夸奖他这次考试的过程。而这是他可以选择的。
努力是一个动态的东西,有进步快的时候,有进步慢的时候,更有糟糕的时候,但是成绩永远只有一个方向:不断进步。这个怎么可能嘛?
他过程可以选择努力,可以选择不努力。这两种过程中的选择一个积极,一个消极。也就是说你给他的框架是多纬度,有的选择,不像成绩,只有一条路可以获得你的开心。
那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有时候他会攻击自己,会埋怨自己一上学就说烦。因为他看不到其他出路,看到其他选择的纬度。
因此,你夸奖一个人努力,意味着他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外界的夸奖。那么他就会选择积极地生活,积极地去解决问题。但是努力失败的时候,他也知道他在努力了,不会遭受到你的打击,他那根脆弱的神经才不会受到你的影响。
所以你如果切入的方向本身就是限定死了只在一个空间,一个框架。比如你夸奖侧重点,比如考了好成绩这个结果,那么他没考到或者更好的成绩,就会深深的挫败感。
这个世界上是非常公平的,很多都是都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的。中学的就有教,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那种考试失败的挫败感积攒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只会让人深深地习得性无助,乃至走到人生的死胡同,深深陷入一片迷茫当中。
人只能在成就感当中得以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前进,而不是一昧的责怪。
而且导致结果的各种因素也有非常多种,你不可能每次靠一百分,也不可能一直考了一百分就会高兴。
一考的好,你就奖励,他就感觉满满的满足感。但是这个真的是快乐吗?我觉得这是一种快感,而不是快乐。
快乐是一种心情, 快感是一种感觉, 一个神经性活动 ,一个思维活动 ,快感可以在神经受到,但是快乐需要精神上真正的满足与放松。
快感是神经上的刺激,使大脑与中枢兴奋。快乐是精神上的享受,使大脑放松。这不难明白为什么考的好成绩,上的好学校,文凭很高,有有钱,家境很优越,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快乐不起来。因为作为家长和老师,他们赋予我们的只有快感主导的短暂愉悦系统。
所以学校和家庭帮助我们构建的这种奖励,快乐机制,本身就是不全面和有缺陷的。
为什么慢慢地变得快乐不起来了?我觉得快感是有耐受的,有一个最低值,就是阈值,就是引起父母和老师的认同感一个最低值,但是随着次数增加,这个最低值会越来越高,你会发现越来越难满足自己和他们。因为只有不断增加目标你才能满足那种快感主导的所谓快乐。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所以一直在盲目前进。其实获得快乐的途径太多了,有时候甚至你看到一朵漂亮的花儿就会开心,可是你考了一百分却反而高兴不起来。
所以注重过程,和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它决定了你快乐的框架,是否够宽,而不是局限的快感框架。
而过程中的态度,这却完全取决于你,你可以允许自己有失败有成功。而不会把自己框死在其中,无非自拔却还怨天尤人。过程中态度的积极,还是消极,努力,还是怠惰,乐观地看待,还是悲观地对待。这都是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这个才是真正的允许,你要认识到它的存在,给它空间。不仅是父母还是孩子本身,我们都要把格局放大,而不是只是陷入了一种很幼稚的思维模式和框架当中。
以结果为导向,得到的很有可能是双方的溃败和毁灭。因为外界异己力量的强大,所以自己的不可能永远满足学校和体制。因为你不能永远是最优秀的,只有更优秀的,你在乎结果,必然是死循环和无法满足的。
而以过程为导向,结果才是多样的,才有所谓的接纳。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抑或每个人,都是如此。
所以由此可见思维模式有多重要,消极的思维模式你从切入的那一刻注定它的空间就是局限的。它认为,自己一定要做成某件事,考的多好,或者多优秀自己才能有活力、成就感、愉悦感,重视的是事情的结果。
正确的思维模式认为,无论自己考的多差,或者在这个过程有很多的失误,无论自己做什么事,学会享受其中的过程,发掘自己的成就感、活力、愉悦感,而至于怎样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视的是事情的过程。每一次微小的成就都值得肯定。
考试失败,不代表做人失败。但是可怕的是很多家庭和学校教育从小就把各种成败和做人联系到一起。
学习,就静静地品味知识,至于学到多少,不必在意,这个才是学习本身,而不是一昧急功近利。不必忧虑前路,当你能重视过程,享受过程,不那么重视结果,那么自然而然就能摆脱这种状态了。
如果一个大人老是想着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够长大,那么他会为遥不可及的那一天而焦虑压抑,但如果他着眼于自己每一次细微的陪伴和相处时,这时,成长才会变成一件开心的事。
我们的潜意识中,孩子永远都是未完成的半成品,距离完美永远都差一点,唯结果论,简单粗暴地划分自己的孩子是否成绩好是否是好孩子。
只有成绩好值得肯定,哪怕这个成绩花费了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努力,都是没用的废物。而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当做一个虽有很多缺点,但却在不断完善的有各种闪光点的艺术品。不能由衷地喜欢夸奖他,由衷地赞叹他的每一次进步,珍惜与他沟通的每一瞬间,就会丢失很多东西与时光。
所以,最后我们说回上学这个问题。作为父母如果永远只注重结果,他只要不上学就是不完整的,或者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这是一种固定的思维。
而你如果更多关注她的本身,而非成绩。那你就才是真正在乎她,而非结果,她才会看到你的爱,而非逼迫。注重过程的才是一种成长型的思维,这个的空间才会够大,他才不会感觉到压迫,好像呼吸不了。
如何从自己当下所做的每件事当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如何与他每次的相处中都能感觉到快乐与满足,你才不会那么注重成绩和考试。
所以说到这里你就不难明白是否应该上学。如果上学一种累赘和疲惫,我认为只要他能在每一件事情中学会学习就是一个很有独立思想的人。
一片落叶,在普通人的眼光中它也许是废品,但是在一个艺术家,一个具有开放性思维的家长眼里,它其实也是一件艺术品。
所以我觉得学习更重要。如果学校影响了他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是否上学,或者怎么上学,作为父母心里应该也有答案。但是父母往往缺少勇气,又更何况孩子呢?
最难沟通的,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那些满脑子都被灌输了标准答案的人。
不读书就没有未来?
谁又能知道未来的事情呢?
可是不学会学习就一定会被淘汰。
作为大人肯定要先学习与运动。
又丑又老又烦又啰嗦谁会理你呢
今天就更新到这里啦,关于我的日夜颠倒的颓废的下一篇再慢慢写了,我会以我自己为例子去延展写尽可能全面的思路。如果觉得有用的希望可以点赞转发关注评论,写这么多肯定也是很有挑战的,你的评论也许会给我更多思路。只要大家继续观看,我就会继续写,把我的自己尽量写出来,谢谢观看!谢谢您的欣赏,希望可以多多转发点赞评论,大家的欣赏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希望真的可以吸取适合自己的。大家有建议或者想了解的东西也可以留言,我才会有创作的灵感。再次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