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辞职,只因缺乏好习惯?

1

学校最近开展班级评选活动,对班级每天的卫生纪律情况打分,每月汇总公布分数,分数高的班级有机会获相应的荣誉及一定的奖品。

对这个活动,小部分老师和学生并不是十分地在意。他们还像从前那样,正常上课,课间或热烈讨论,或三五个学生追逐打闹,如果因此在纪律上扣分,他们会相互提醒下次不要再打闹了。然而真到了下一次,他们还是无法抵抗相互追逐的快乐,只好对扣掉的分数表示遗憾。

少数的班级荣誉感特别强。打分时一定紧盯着,如果有哪一项分打得不能令他们满意,要么极力争辩,要么否认被扣分事项的存在,要么说打分标准太严苛,个别人甚至会说打分者不喜欢自己的班级,有意针对他们。

大部分班级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到打分时才想起班级评选的事情。每天检查打分的人员一出现,他们笑着慌着忙成一团,立刻停止打闹,擦黑板、清垃圾、摆桌椅,一边还一脸无辜冲检查的老师邀功:“老师你看,我们乖不乖?我们班干不干净?一定要给我们满分哦!我们班最棒了!老师你真好!……”

某一天放学,一个班级的老师不在。负责捡查的老师走进教室,看看七零八落的桌椅,瞧瞧地上的碎纸片,皱了一下眉准备在表上打分。两个小女孩儿赶紧走过来哀求,“老师,我们还没收拾完呢!你等一会儿再打分好吗?”一边说一边卖力地去摆桌椅,捡垃圾,又在提醒下擦了黑板,在检查人员的帮助下关了投影和电脑。

一顿忙活后,检查老师给这个班打了满分。

因为他觉得:认真对待荣誉,不心存侥幸,靠积极的行动争取想要的东西。孩子这种最真实直接的表现,足以给很多成年人上一堂生动的课。

少年时期的点滴最终会成为一面三棱镜,照见我们成年后色彩斑斓的未来。

2

曾经有一个同事,工作能力突出,性格粗线条,做人做事喜欢干脆利落,快意恩仇。

因为促成了一个别人都完不成的大项目,他一跃成为全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成了权威、真正的骨干。

反转发生在母亲生病后。母亲的病打乱了他的正常节奏,他的工作、生活、家庭突然失去平衡,出现问题。

请假越来越多,即使去公司也没有心思工作。虽然项目成功的余威还在,大家起初也表示理解,但时间一长,慢慢有了微词,领导找他谈心,暗示他调整,他嘴上说好,心里却不理解。

喝多了会跟同事发牢骚:公司太让人寒心了,员工最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不用照顾双亲;最好别结婚,不用休婚假;最好别有孩子,不用休产假……为公司做那么多,有什么意思呢!

关系好的会提醒他:职场就是这样,你在一天,就得遵守一天的规则。再说公司也给你假了,如果兼顾不了,那就想办法请长假,请不了长假就请护工,遇事一定要理性,你这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可惜他总是听不到最后就醉倒了。

关系一般的同事敷衍地附和,跟他一起骂骂公司,顺便解解自己的戾气。

时间久了,领导的脸色也慢慢难看起来,开始找人接触他的工作,对他的频繁缺勤也不再过问;渐渐地,大家习惯了他不在的工作节奏,他成了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他的母亲还是没能坚持下来,送走母亲后他一场大病。再次出现时显得更加心灰意冷,当他发现自己可有可无的事实后更是无心恋战,去意已决。

如今的他,已经在另外的跑道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偶尔谈及过往,不免一番唏嘘。

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在曾经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发现行不通时不去客观反思,而是把问题的产生归咎于制度甚至某个个人,用消极的行为抵抗,最终让自己陷入不得不离开的局面。

这是过这么长时间后,他对上段职业生涯相对客观的总结。

幸好一切都已过去,同事也从这件事中收获了正面沟通、珍惜当下的能力。

3

年少时养成的许多习惯,比如遇到问题时本能的思维方法、沟通意识和处理方式,会对成年后的生活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那些因为违反纪律被扣分而表示遗憾的孩子,知道结果是由自己的行为引发的,成年后他们更容易接受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这件事。

那些认为被扣分是因为自己遭受不公平对待的孩子,成年后则会遇到更多的不公,从而拥有更多与这个世界对抗的经历。

那些习惯于通过做点什么去改变结果的孩子,成年后则更容易专注于内心,本能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得到。

求学受阻、恋爱被甩、职场失意、婚姻破碎……人生的每一步都可能危机暗伏,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难关。

大多数人和我那位同事一样,年少时很少培养及时自省、随时调整的能力,成年后遇到问题只能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奇妙的是,惟其如此,我们才可能完成突破、蜕变成蝶。

一个人行走世间,要么有养成化解挫折的好习惯,要么有面对挫折的好心态;如果没有在年少时养成这种好习惯,至少也要在成年后有一个好心态。

我们总是要在迷茫挫折中跌跌撞撞,在坚硬的现实里鼻青脸肿,直到穿越人生的沼泽地时才会豁然开朗:

人永远逃不出世界的掌心,它是生存的环境,是每天要面对的人和事,更是自己密不可宣的内心。

与世界为敌时,它是无法战胜的对手;与世界和解时,它便是温婉可亲的朋友。一个人眼中的世界,就是他自己。

愿你和我,愿每个人最终都能以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和解。


                        韩大爷的读写训练营    王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