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集《开启智慧之门》

马广志于20251101学习《法譬如水》第379集《开启智慧之门》笔记:

1、我们学佛,要如何防止造恶业呢?关键在于先关闭 “欲门”,开启智慧之门,并将这颗 “欲心” 制伏下来。

2、为什么要戒?因为戒可以防非止恶,走偏差之路,保护我们的慧命。

3、什么是悲悯心?就是不忍心众生受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只顾自己平安、快乐,不只没有意义,还会造业。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很节俭。节俭是美德。

5、台湾大学的谢教授在清晨骑自行车上班时,不幸被一名失去理智的人袭击,头部及身体遭受重击,送医不治。解剖结果显示,他脑部出血,肝、脾、肺、胃等多处内脏碎裂。

当时,谢教授的太太——慈济教联会的张老师正在花莲。接到噩耗后,她强忍悲痛,在慈济人的陪伴下返回家中。见到家人已被妥善安置,她含着泪不断向志工道谢。她甚至未放下行李,便到先生灵前上香忏悔:“对不起,慈济这么好的团体,我却没有将你带进来。”

当被问及对凶手的看法时,她平静地回答:“我要原谅他,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她还教导子女:“爸爸遇到的这件事,是一场震撼教育,我们要用感恩心接受。” 她并祈愿,自己的先生是最后一个牺牲者。

张老师自身是慈济委员,长期以爱心投入教育、落实社区服务。这个故事并非说明她慈善做得不够,而是体现了佛教的因果观:众生各有其业,生命如同一本早已写好的剧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自己过去生中所造作的因缘果报。而她以智慧与宽容,超越了个人悲剧,展现了修行者的境界。

6、或作有漏善,回向三有,障出世业:或者,造作的是有漏的善业,并将其功德回向于三界之内,这种修行障碍了出世间的善业。(“三有”即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偈曰:

戒舟防恶海,慧剑断欲根。
悲悯众生苦,慈航渡迷津。

——无限感恩上人开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