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带来的困惑
”怀疑人生了。“孩子看着我写得这个题目,嘟囔着这么一句话,回到他的房子里去对付数学去了。顺路抓住横在门框上面的单杠使了半天劲,也没有做出一个完整的引体向上。
孩子开始怀疑人生了,我也开始怀疑了。看着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我着实有点懵,语文竟然排在三大科的最后!这是啥节奏?自小就喜欢看书,小学阶段语文制霸全班,参加各种竞赛,演讲获奖无数的语文呀,咋这回成了牵绊,扯了后腿?
认真分析喜忧参半
看试卷,基础知识没问题,我的心放下一大半儿。语文这活儿是内家功夫,重在积累,如果基础上有了偏差,再追起来那是相当的费劲儿,累积数年之功才造成的一点点差距,看着小其实内涵很深。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内家高手,耍出来的招式不花哨很平常,但其中的那份深厚的积累内劲,才是真正让人望尘莫及的。若没有《九阳真经》或者《九阴真经》那样的秘籍,怕是难以突飞猛进的。
再往后看,阅读理解和作文成了重灾区, 这说明接收与发送机制有点问题。在基础知识之上,接收外界信息——也就是阅读理解,对外发出信息——写出来的文字让人理解。也就是说不太理解别人的意思同时别人也不太理解自己的意思。阅读理解和写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统一起来考虑才会有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下就好办了。解决其中一个,另外一个问题也基本上可以解决大半。
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不得不谨慎,时间一去不回头,孩子不是试验田。现在的制式教育像是一列准时准点的列车,什么时候到哪个站都是有哈数的,时间也是有哈数的。现在刚过了初一期中站刚过,正在向期末站前进,发现了问题,提出提升计划,但是万一付出了时间和辛苦,没有效果,那列车是不会停下来等我们的。所以我非常慎重地对待,认真思考如何能够提升孩子的语文成绩,就是担心“一招不慎”倒不一定“满盘皆输”,怕只怕还要再加上走错路再回头的功夫。所以我非常想抓住一点突破,由点到面,像是打开了整个空间的总开关,然后电流自然流动,将一个点一个点逐一点亮,一处一处的系统动作起来。
凡是看目标,做事抓重点,这是做事情的一般规律,我想的核心点也是如此。寻找重点和目标也是重新捋清对语文这个学科认识的过程。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无非是听、说、读、写,用的工具无非是字、词、句、篇。目的就是为了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心情,最终的体现形式就是——写作。思维走到此处,似乎是在黝黯的隧道中看到一点光明,仿佛把手放在了《九阳真经》的封面上,准备掀开看看。
咱们开始操练起来
分析分析写作,说复杂可以很复杂,说简单也可以很简单。我只是简单地划分成三大部件:描写、抒情、议论三个部分。若是把语文看成一个系统,那最基础的零件是字、词;零件组成部件,部件再组成系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都要精密制作,良好配合,最终这个系统才能良性运作。
写作是一个系统,既然零件没有大问题,我们就从三大部件入手,一一提升,这就是我的计划。先由简开始——描写,训练目标是精确描述,不加感情,也就是白描。训练方法,取一个身边具体的小物件,可以是一只笔、一块橡皮、一片面包、一个玩具、甚至是一个字、一个词,物件选择把握的进度是由实入虚。每次写100字左右的小片段,只要100字,多了成了负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试过,想用文字把一个小东西描述清楚,一点儿也不容易,这话先不告诉他。但只要开始了,会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对字词的调配能力,由点及面,渐渐提升写作用语的精准度。
这是我想得最清楚、最有把握的一部分,也是立刻准备开始操作的。和孩子沟通,他也瞪着大眼睛表示有兴趣尝试一下,不为别的,为的只是:“只有100字。那就玩玩啰。”
接下来,由实入虚,抒情部分,不好把握。文字的长处其实是抒情,古来多少名篇,都是以情打底,移情比兴用得精彩,才是传诵的基础。关于抒情,我准备和孩子一同尝试尝试,或许他会做得比我好呢。
子曾经曰过,“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的言、志、文的关系与我心有戚戚焉。
第三部分,议论,在打好了精准描述和合理抒发感情之后,议论说理应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走过开始的艰难,后面会越走越轻快。就像他练习引体向上一样,只要能做到第一个,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让自己整个身体轻盈起来,腾空而起,这还真的挺让人期待的。
孩子的语文提升计划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