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学时,对哲学还是比较欣赏的。对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理科生,对该科可谓是深恶痛绝。为啥?因为那些话相当之枯燥,而且大多数老师都是照本宣科,无任何乐趣可言。但是,在老王看来,却都是些金玉良言。唯一有点遗憾的是,全是一言堂,通通是马夫子讲的,貌似除了马夫子,不知还有哪些其他人。
今天,无意中浏览一标题党文《比清华还牛的学校》,实际上指的是西南联大(抗战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几大高校在昆明联合创办的),看过《无问西东》的人一定都有印象。其中,提到了该校的 几大名人,冯友兰就是其中之一,这人是谁啊?老王,对自己的文学素养还是比较自信的,扎没听说过?更搞笑的是,老王认为他是一女老师,哈哈!
冯友兰(1895年~1990年),字芝生,河南唐河县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哲学简史》享誉全国,《人生的境界》、《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被编入中学教材。1915年毕业后考上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开封一个中等学校教书,不久考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研究生,回国后,在燕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 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校歌曾出其手。曾长期任教清华大学,历任清华及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清华校务委员主席,对现代中国哲学研究有重要贡献。灿若群星的西南联大竟然被认为只有“三个教授”,冯友兰、陈寅恪各居其一,唐兰和刘文典合二为一。在西方学术界,他被认为是现代哲学史上“最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是西方人了解中国哲学的必经之路。对于许多西方人来说,冯友兰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冯友兰。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中国哲学类竟有如此神人,现将其精华与诸君分享。
大咖的话
0、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够归于潜默。--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1、人在学问途上要知足,学历越高,越能知不足,知不足的时候就要读书--立学于勤,方有所成。
2、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 ----《中国哲学简史》
3、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中国哲学简史》
4、是、非的概念都是每人各自建立在自己的有限的观点上。所有这些观点都是相对的。《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事物永远在变化,而且有许多方面。所以对于同一事物可以有许多观点。只要我们这样说,就是假定有一个站得更高的观点。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个假定,就没有必要自己来决定孰是孰非。 ----《中国哲学简史》
5、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中国哲学简史》
6、命是指人们所能控制的范围以外的东西。但是,他若是竭尽全力,总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以内。因此,人只有已经做了他自己能够做的一切以后,对于那些仍然要来到的东西才只好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只好平静地、无可奈何地接受它。--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7、人对外部世界首先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8、人生有三件事:立言,立功,立德。立言靠天赋,立功靠机缘,立德靠一生看似平淡的坚持。--冯友兰 《冯友兰读书与做人》
9、各人有各人的境界,严格的说,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底。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的境界,一个个体底境 界。没有两个个体,是完全相同底,所以 亦没有连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底。但 我们可以忽其小异,而取其大同。就大同方面看,人所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