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要人真诚而勇敢地面对自身,选择成为自己。
一、主要代表人物
1.伊壁鸠鲁:主张人生的目的在于“快乐”,后世称之为“快乐主义”。
2.康德:关心四大难题
①我能够知道什么?(能力极限)
②我应该做什么?(应然)
③我可以希望什么?(期待边界)
④人是什么?(本质问答)
3.谢林
客观唯心论,重新肯定了“自然”的价值。艺术是精神和物质的调和。
4.费希特
主观唯心论。提出人的的“自我”属于知性直观,不需要验证即可肯定,否则人无法进行任何思想活动。强调新教育的本质即是“道德心”,是“完全为道德而讲道德,绝不是像从前那样把教育当作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5.荣格
瑞士心理学家,创立分析心理学派,强调“集体潜意识”,用自由联想法和象征扩展法来解梦,效果良好。
二、先驱人物
(一)克尔凯郭尔
1.存在:存在是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
2.人生三绝望:
不知道有自我(认知层面);不愿意有自我(欲望态度层面);不能够有自我(能力层面)
我们活着本身不应该仅仅把房子车子和家庭作为自己整个人生的使命,而是要寻求确定自己此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专属于自己内心的价值使命,只有这样才不能人云亦云,惶惶不可终日。
3.人生三个阶段
①感性阶段
感性为主,活在当下,“向外追逐”,往往是基于寻求满足于身体本能的感官需要,这种短暂刺激的享乐背后反而是痛苦,而只有内求于己的享乐才能比较长久,要追求像伊壁鸠鲁所提的温和自我节制的享乐一样。更深层次上要找到人生的目的,“天才只是长久的耐苦”,只有一个人认定了值得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寻召唤而去,明白了苦难的意义,才能不枉此生。
②伦理阶段
要内要求自己。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串联起来,经受住诱惑和试探,不要走向“道德上的骄傲”。
③宗教阶段
把人的生命看做是一种在每个刹那之间做抉择,选择成为自己的过程。做一个对自己负责忠于自己的真诚的人。
(二)尼采
上帝死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宗教本身未能使信徒免于人性的弱点,人们借由宗教充分显示人性的弱点,这十足令人可悲。
权力意志:超人,生命力扩张的表现。人类只是桥梁,一边是动物,一边是超人。人的生命应该从动物走向超人。所谓超人,是指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对生命充分肯定。,要把生命的潜能完全地显现出来。包括有形的身体和无形的精神两个层面。
精神三变“骆驼狮子和婴儿”
骆驼:沙漠之王,年轻时就应该多经受苦难的训练和传统的包袱。
狮子:成人之后,自主决定和负责,借口和抱怨不再有出路。与自由随之相伴的是责任。
婴儿:回到原点重新出发。完美的开始。
(三)雅思贝尔斯
生命中的三种界限状况
1.身体界限
思考人生的意义,选择成为自己的可能性、实现自我的过程。人生的意义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你实践了多少也就体悟和实现了多少,这更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内部力量。
2.心理界限
遇到困难时,自己原本健康平和的心灵难以调和。
3.灵魂(精神界限)
快乐与否的能力,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去理解“灵”的存在。精神灵魂层面。
(四)海德格尔
著作《存在与时间》:人是在世存在这个者,与其他人共同组成这个现存的世界;另一方面,人必须认真而严肃地考虑人生应该何去何从。
马赛尔:存在主义名言:拥有就是被拥有。一个人“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己。
给我们的启示:
不是不去拥有,而是去拥有自己能够掌握和满足基本需要的东西。
简朴生活的两个原则:
1.第一个原则:“东西用到坏为止”;2.第二个原则:不拥有不需要的东西。
人生就是旅行的过程,多在意自己是什么而不是拥有什么,懂得分享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结论与启示:
人生面对的四大领域:自我、群体、自然界、超越界
存在主义的出发点在于“自我”,肯定自我抉择与负责态度,不愿虚度此生。其次,由自我推至'群体”因为认识“在世存在者”与“共同存在者”,进而要以“我与你”的相互尊重及信任对待所有的人。我们居于自身的限制,对生命的的理解体悟具有局限性,因而要保持开放的心胸去面对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