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明天的票抢了好几天实在买不到,在智行APP上加了个今天日期的选项。果然两天后系统自动给我出票了,终点是到芜湖,无座。但是好歹能上车,车上再补票,反正我又不是一次干过这事儿。
好在这列动车是有餐车的。餐车很豪华,占据着这两个车厢。一节车厢当作吧台,一节车厢则全部是一桌四椅的座位。
可惜我刚上车时餐车区域就已全部被占领。很多都是大人带着小孩的。餐桌上堆着一堆吃的。柚子、阳光玫瑰、零食等铺了一桌子。估计是武汉回上海的吧。大概因为人多,餐车冷气不是特别足。
这列车武汉起点,湖州东终点。中途经过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四省。有安庆、南京南和上海虹桥三个大站。智行跟我自动抢的票终点是到芜湖的。我需要补票一站到南京南。
我的票是13车厢无座。我一上车直奔餐厅9号车厢。我上车后补票,列车员说车上要补票的人太多了。现在只能补到安庆。而我终点是芜湖,说过了芜湖再补。
于是我只能掏出随身带的小板凳坐在吧台和餐车的连接处。视线刚好可以看到车门的那个椭圆形玻璃。我对面有位男士竟然很豪地从包里掏出张露营折叠椅,靠在那里用手机悠闲地打掼蛋,颇有一种把动车的车厢连接处那方小天地当作山川湖海的错觉。
自从合福高铁建成后,我基本上都会买到这条线上的票。虽然会绕行一些,但是票价没什么区别。也不会在大别山区里钻山越岭,也不会遇到那条线里麻城到金寨段基本上手机信号全无的状况。
在武穴北站时我坐小板凳的那扇门打开,我拎起自己的小板凳的瞬间刚好目睹一人从餐车下车并迅速走过去占领了他原先的那个位置。是靠窗的黄金位置。不仅感叹:我今天运气真好。
我的餐车邻座是个沉默的约莫50+的陌生男人。过黄梅进入安徽境内的时候他一言不发从随身背包里掏出一桶泡面。一言不发地撕开包装倒进调料起身去接水。
回到座位上叉子叉在盖子上。是康师傅的红烧牛肉面,他掀开盖子开吃时,简直不要太香了。我是有多久没吃泡面了。我都在想是不是要去餐厅买一桶泡面吃的想法。后来看看随身带的水果,想着还是吃水果吧。
水果是小米为我准备的。我整理行李时看到他在厨房切得叮咚响。原来是跟我切水果,他切了上午在超市买的蜜瓜,用保鲜袋装好,还细心地插了两个牙签当作水果叉。他还放了两个香蕉一个洗净的香梨。
他开车送我去高铁站的路上,我调侃他,怎么这次这么细心还跟我切好了洗好了水果。他说上次还不是切了。上次是什么时候,我真得都忘了。
我对面是对母女。妈妈很漂亮但是看起来有些刻薄,妈妈一边吃着果汁软糖一边在iPad上看《情深深雨蒙蒙》。我去洗手间回来正撇见依萍在面试歌女。不知道她哪儿来的片源。画质质感很差像当年我用大头的第一代长虹彩电看过的电视剧画面。
女儿估计爸爸,有点虎头虎脑,在旁边专心致志地玩一个手工。通过她们与我邻座男人的对话。得知她们终点是到常州,在武进站下。这次带女儿到武汉旅行,也是没有抢到有座的票。因为某个女人的原因,提到常州的女人我总是会想起刻薄这个词。
邻座的男人是到南京南,和我一样,假期结束回去继续搬砖。他吃完泡面丢掉垃圾又从包里掏出桔子。剥桔子的汁冲进我的鼻腔,又是好闻的味道。
对面小女孩也想要吃方便面。她妈妈去餐厅问了,回来说什么味道的方便面都没有。哦,对,高铁上是不卖方便面的,但是可以吃,只能在高铁站买或自带。想着下次高铁的时候是否包里要提前塞一桶方便面。
动车上4G和5G信号连续变换,不太稳定。我整理了下这个假期拍的一些照片。接着干脆在微信读书上找了一本书开始读起来。是俞敏洪的新书《思行无界:俞敏洪与思考者的15次对话》。
这是2025年6月1日出版的新书。自从2021年对谈直播后,俞敏洪保持着每年将对谈的文稿整理出版一本新书的节奏。每本我都会看。
反正不用买实体电子书,也不要钱。而对谈的内容也不像小说或者非虚构写作,不需要一口气看完。某个碎片时间翻开读一篇就行。
我很喜欢黄昏前后乘坐列车。特别是有太阳或者下雨的时候。可以看着太阳光线慢慢黯淡下去。从某座山或者某个村庄的地平线消失。
这个季节的窗外也是很美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到丘陵,金黄色的稻田成片,在阳光下特别好看。间或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房屋。
王笛被安排俞敏洪安排在书里第一个篇章《人生有答案》的第五位对谈。王笛说:我们每天的碌碌有为,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要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感到,我没有做大事业,但我们有尊严,我们有人格,我们也应该享有权利。
周国平用八个字来形容俞敏洪:少年情怀、菩萨心肠。周国平说,积极向上,同时又很慈悲,而且觉得这是俞敏洪骨子里的东西。
在夕阳消失在地平线的时候,我打开公众号助手开始码字。窗边的光线一点点在我手机屏幕上黯淡下去。
发表公号是我的睡前仪式,我经历过动车及地铁的碎片时间,但仍是留到现在才发。不知道这算不算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