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一缕汨罗江上的烟波
——谈谈2000年前的屈原
✿张 铭
【题记】: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其诗《汨罗江神》中写到:“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汩罗江上的烟波浩淼,层峦叠嶂,虽历经千载,而于后来学人心中的景象,则恰似无尽的人文情怀的涓涓流淌。
汩罗江为洞庭湖水系,在汩罗江往西流向洞庭湖的转角处,名曰河伯潭的地方,公元前278年,距今2295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楚国大夫屈原于此地怀沙投江。
当时正处于春秋战国的后期,诸侯割据,连年内战,峰烟四起,民不聊生。屈原忧国忧民,特立独行,不同流合污,因仗义直言,得罪了楚国的权贵阶层,昏庸的楚顷襄王听信佞臣摇言和蛊惑,把屈原职务罢免并将屈原流放于洞庭湖一带。 屈原处江湖之远,无日不为他的祖国和他的同胞的命运而忧心。在流放途中,先后创作了一系列的诗篇,来阐发自己的政治理想,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屈原的作品主要有《九歌》、《九章》、《天问》等,其代表作是人们所熟知的《离骚》。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他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朱熹对《诗经》和《楚辞》也极为推崇。他为《楚辞》作的《集注》足以媲美其《诗集传》。朱熹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对于它的特点与贡献做了这样的评论:“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都郢,楚顷襄王逃陈。屈原惊悉后,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经汉水北岸,告别了故乡秭归和首都郢,然后南行至长沙。去国远走的屈原心中仍然放不下自己深爱的祖国,于是又折回了洞庭。面对家国的破灭,残酷的现实,无助的境遇,痛楚的内心,终于使屈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绝望,自度已无出路,仰天长叹,平生的理想和抱负都已付诸于东流,便在汨罗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后,在汩罗江流往洞庭湖的转角处,怀沙自沉,以明心志,年仅62岁。
屈原的死是高洁的、神圣的,更是视死如归,取义成仁的死。诚如孟子所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郭沫若对屈原的死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屈原的死是为民殉国难,是一种为国捐躯精神的再现,他是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我想屈原之死是《离骚》之句“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一种高尚人文情怀的体现,宛如一道闪光的利剑划破了千年寂寥的长空,给生与死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含义。
后人将屈原的作品,收入《楚辞》一书之中。《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屈原虽然离开我们己经两千多年了,但他却受到后来人们的深切怀念,每年端午节到来的时候,人们都以划龙船和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离骚》经典句子摘录: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