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李娟的专访,她谈:“大量地写,大量地否定自己。我开始也是写不好的,但是慢慢的,越写越好。”
也有自媒体撰文,要想写作,先写出30万字的废话。
还有人谈坚持带来的改变,坚持20年早起5点读书写作,带来的变化是连续7年每年出版一本书。
不约而同的,今天刷到的都是关于长期主义的红利,似乎是在提醒我这个“短期主义者”。
据说有一个小小的测验,可以检验自己是长期主义者还是短期主义者,当你买了一袋零食,你是会选择一口气将它们吃完,还是每天吃一点,将零食带来的愉悦延长。
毫无疑问,我选择的是前者。零食在我这里留不住。记得以前与发小同住,那时发小的老公还在追她,每次一约会她都会带回来一堆零食,但闺蜜是习惯将零食留着慢慢吃的人,这就便宜了我这吃货,到后来,发小老公开始多买零食“贿赂”我,吃人嘴短,发小和她老公闹矛盾后来都变成了我在撮合。
除了零食留不住,我的钱似乎也不怎么留得住,被消费主义侵蚀的大约就是我。花钱不会思考长期,总是满足于短期的现状,比如买衣服,不会在换季时集中采买,却总是要等到临出差或出游时乱买。因此家里的财政大权,虽然名义上属于我,想怎么用也取决于我,但我至今还不敢“独揽”,寄希望于能改掉这样乱花钱的毛病。
要说我很难坚持一件事,这话也不对,从初恋到老公,自始自终都是一个人,这点又坚持得很好。
应该说,是很难坚持一件需要战胜惰性、战胜及时行乐的事情,比如写作,比如运动,比如早起。
从前年开始,怠惰了十年之久的我,总算开始了一些小改变,以年为单位计的小改变。
首先是每年学习一项新技能,前年把一直没考的驾照,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完考完,那个时候每天早起一点去驾校练车,练完车再上班,现在想来惊觉不可思议。去年学了一直想学的茶艺师,考了中级茶艺师证。
其次是开始拣起运动,循序渐进慢慢来,现在基本能坚持每周一次私教课,也习惯了久坐一会就要站起身拉伸。
再然后是坚持写,每天写点流水账已坚持了半年左右,期间有两次实在是工作到凌晨,丝毫没有间隙,后来哪怕是晚上加班开会也会趁休息空档写几个字。
坚持了一点小事,慢慢发现,“坚持”好像也不是那么难坚持,就像韧带的拉伸,突然间的拉伸会产生剧痛,但只要循序渐进一点点,就能慢慢达到想要的效果。
所以,勉励自己继续坚持下去吧,迟早有一天能享受长期主义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