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深重的河南人,你为什么那么节俭?昨天看过一篇文章,说他有一个同事是河南人。别人下班了都能自己改善一下生活,炒个菜喝点小酒,但是河南人就是吃泡面下面条,把工资几乎全部都寄回家去。这些不是河南人的人,不能理解河南人为什么这么节俭。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河南人为什么这么节俭?
河南人为什么这么节俭呢?为什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呢?因为我们的父辈就是这么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们的父辈儿养活一大家子人,四五个孩子,含辛茹苦,自己当然宁愿吃糠咽菜,有好东西自己不吃,留给孩子们吃。孩子们嘴上不说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长大了,到了花样的年华,刚刚参加工作,发了工资也许会浪漫一下,潇洒一下,这是一段不惜花钱的年龄。但是,等结了婚,有了孩子,父母老了,他就知道了挣钱的不易,养家的不易,当年父辈儿勤俭节约的形象就会浮现在眼前,当然就会沿袭父辈的节俭,父辈的努力和辛苦。
尤其是到了现代,物价飞涨,什么都离不开钱,养家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他们血液里固有的节俭品性就会弥漫开来,当然就延续了父辈们的节俭本性。那么,他们父辈的节俭是天生的吗?也不是,因为他们父辈的父辈,也就是他们的爷辈儿,正是处在黄河决口,蝗虫满天飞的兵荒马乱的年代。
大灾之年的河南,那真的是水深火热,民不聊生,那根本就不叫节俭,那叫一贫如洗,那叫一无所有。那个年代,河南人民家家都是衣不敝体,食不裹腹。那叫居无定所,那叫满目疮痍。这些灾难在河南之外的其他省份是不多见的。尤其是沿海地区,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他们没有经历过这种大灾难,大饥荒,没经历过饿死人和人吃人的现象,吃草根吃树皮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对我们的爷辈儿和父辈儿,吃草根,吃树皮在当年是家常便饭,是自然生存的一种状态。吃草根,吃树皮,除了在红军长征时期有过,其他的就只有在我们河南最为常见,成为一道风景了。
其他地方的人我不敢说,但是我们河南豫东这片,在六七十年代吃什么喝什么,我是有发言权的。我生在农村,我们小时候的主食就是红薯。每年小麦也就分二三百斤,全家6口人,当然不够。主食就是红薯锅里蒸的红薯,锅荜子上溜的是红薯面窝窝头。
吃什么菜呢?每到夏天,我的妈妈就会煮几斤黄豆,然后在席子上摊开,盖上报纸,让黄豆发霉,长出黄色的毛毛,然后晒干,用西瓜和黄豆做成瓜豆酱,我们就统称为瓜豆。这种东西在我们那个地区家家户户都做。对每个家庭妇女来说,这是一道必会的手艺,就像蒸馍熬汤,拿刀切菜,凉拌黄瓜一样。这个东西能放,保质期长,所以我们常年都吃这种东西。
包括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就是用一个大玻璃瓶,把这种瓜豆捎到学校吃。
其实当时的生产队也有菜园子,每个家庭每天都会拿一个草篮去菜园分菜,分的菜有黄瓜有豆角,茄子什么的也都有。白菜萝卜也是常见的蔬菜。如果想吃一回一吃肉,想吃鸡蛋,就要等家里有客人。有了客人,妈妈就会炒几个鸡蛋,如果有集会的话,也许会到会上买一斤两斤猪肉,但这一年也没有几次。
我们那时候家里是没有馒头的,如果有客了就是烙饼,我们那里通称叫烙馍,所以几乎家家都有鏊子。我家里好歹有一个在外工作的人,所以我家的生活相比于村里其他人家还是略好一点。每逢电影队放电影,吃饭的时候队长都会安排到我们家,我妈妈就会烙馍炒鸡蛋。给放电影的人吃。我从小看惯了这种生活,我不认为这是艰苦或节俭,我认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生活本该如此。
等我长大了,结婚了,有了孩子。也改革开放了,社会发展了,进步了,物质也丰富了,我们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白面馒头,但是我们当年还是那样。在夏天的时候晒瓜豆,冬天淹萝卜。随着儿子逐渐长大,感觉生活越来越难。年轻时的豪爽,年轻时的大方就会隐藏起来,不知不觉就会沿袭父辈们当年的那种节俭。当然我们虽然节俭,比起父辈们还是要好很多。相比于外省的人,我们就是节俭就是扣门儿。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自己在家里,中午的话就下一碗捞面条。有时是捞面,有时是汤面,晚上会炒一个菜,基本都是素菜。没有天天吃肉。我们一星期也许会吃一次两次肉,有时也许两星期会才吃一次。我对肉并没有10分的渴望。当然肉吃着是香,我也喜欢吃。
也许是限于生活条件,家庭条件吧,我们没有天天买肉。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午下面条会买几块钱的肉末,三五块钱,每天都买。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那种胃口,经常10天8天也不觉得馋。等孩子们回来了,当然就要改善一下,这是我们河南人普遍的生活状态,我说的是普通人,不是那种官员家庭和商人家庭,很挣钱的那种家庭。
在外人看来,我们河南人节俭,甚至是抠门,但那仅仅是对自己节俭,对自己抠门。如果有了客人,河南人就不会这样了,他们就会很大方,甚至是穷大方,也可以说打肿脸充胖子,没钱借钱也要给客人弄一大桌子菜,唯恐客人吃不好喝不好。这种心里,河南人大部分都是,已无药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