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边有一个烤红薯摊,很远就飘过来一阵阵清香,我忍不住走过去买了两只,摊主是一位中年男子,手上满是木炭划过的痕迹。他用两只塑料袋分别装好递给我。又忙着招呼下一位顾客了。
这两只烤红薯的香味一直伴随着我,进了电梯,电梯里满是它的清香,进了屋子,屋子里也弥漫着甜丝丝的气味。我将它摆放在桌上,并不急着吃,只是静静地看着它,看着它散发的热气慢慢地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升腾,升腾......
“玲玲,红薯烤好了,快来吃哟”那仿佛是奶奶的声音,我蹦蹦跳跳地跑过去,头上的小辫子也随着上下摇晃,只见奶奶手里拿着一只红薯,上面是厚厚的一层木柴的灰,散发着一阵阵清香,奶奶拍了拍,灰尘便轻轻地扬起,在我的发上,身上。我望着奶奶,她此时的眼里是含笑的:“没事的,不脏呢,这灰干净呢”,那时的奶奶还不太老,头发也只是少许的白,脸上的皱纹是浅浅的。我接过来,奶奶用满是青筋的手为我剥开红薯外表皱皱的皮,这时便露出了灿灿的金黄色,香味也越发的浓郁,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满嘴是甜丝丝的香,“真好吃”我望向奶奶,奶奶的眼里满是慈爱:“吃吧,吃吧,吃了好长高,灶里还有呢。”从此,我便爱上了烤红薯。
在夏日的黄昏,奶奶扛一把锄头,我拎一只竹篮跟在后面,去屋对面的地里挖红薯,红薯的藤蔓长长的,叶子青青的,奶奶用锄头一挖,便露出一长串大大小小的红薯,一根根串在藤上,奶奶教我摘下来,抖落表面的泥,放进篮里。不一会儿就有了满满的一篮。奶奶将红薯的叶、藤收拾好,扎成一捆,一手拎着,一手挎着满满的竹篮,我扛着锄头,夕阳将我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母亲那时在学校教书,一般都回来得挺晚,我那时也还没有上学,弟弟妹妹呢大多在屋前的空地上玩耍,奶奶便开始生火做饭,将刚挖回来的红薯洗净,放在灶内用灰埋着,上面再放柴,待饭熟的时候,红薯也熟了,那淡淡的,带着一丝丝甜味的清香,飘到屋外,弟弟、妹妹这时也被香味吸引了过来。如果这时母亲还没回来,我们便每人口袋装一只小红薯,去村口等母亲。看到夕阳下母亲的身影终于出现时,都高兴地像小鸟般飞跑过去,这时风里便也散落着那股淡淡的清香了。
此时,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在地面,我推开门,走出屋外。那股淡淡的清香依然还在,在四季的风里、在薄暮的余晖中,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