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次听到人们谈论灰犀牛危机,我一直不是非常清楚,于是特意学习学习,分享如下:
灰犀牛本指生长在非洲草原,是体型仅次于大象的陆地动物。虽然反应迟缓,但一旦被惹怒,在直线奔来、重达两三吨的灰犀牛面前,几乎所有人都会石化掉,所以用它来比喻大概率且影响非常大的潜在危机。
与之相对应的黑天鹅则是指发生的概率很小的风险事件。
灰犀牛随机不是随机突发事件,是在一系列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具有普遍性以及杀伤力。人们大多知道危机一定会来,却往往缺乏行动,在危机来临前不作为或无所作为。
灰犀牛理论所表现的现象就是:拒绝承认明显的灾难危机。
灰犀牛事件的表现通常分为五个阶段:
1、抵触与否认:能看到危险存在的信号,但视而不见。
2、得过且过:这些危机之前已经发生过,且司空见惯,目前还没发生,那就这样吧。
3、分析诊断:望闻问切,既然危险已经来临,那就先观察它吧,因为我们不能分辨出它属于哪一类型的灰犀牛。
4、恐慌:当我们拖拖拉拉、犹犹豫豫,足够靠近观察它时,它已经令人望而生畏、开始主动攻击,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5、采取行动或者崩溃:危机的扩散速度与程度总是很快,让人望尘莫及。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前者是说要克服畏难心理,争取主动权,又或者说谁在战术上藐视敌人,谁就只有死路一条。
在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做最好的预想,做最坏的打算,就不会出现为一睹“灰犀牛”的芳容而不顾潜在风险,而当犀牛发动攻击时,又惊慌失策手足无措的被动局面。
面对危机的发生,消极等待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快速对形式做出判断并且采取行动才有可能化险为夷。
其实,每个人都明白,面对复杂的问题越早着手,越容易解决问题,成本越小,因为未雨绸缪远胜过亡羊补牢。
但是理论再完美,不被付诸实践也是白费。就像大家不想听到坏消息,甚至听到了也会采取充耳不闻的态度,甚至讨厌那些喜欢预言的人,因为会感到压力和不舒服。
躲避灰犀牛式危机的侵扰,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越过恐慌期,把否认抵触情绪转化为接受危机的存在,把拖延转化成积极制定行动计划,避开恐慌阶段,尽快进入行动阶段。
如果不幸被灾难重创,也要利用危机这个不可浪费的宝贵资源,依然重整旗鼓,重新出发。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多数人心中多少有些焦虑,如果你知道并掌握灰犀牛的现象,就能更从容应对大概率危机,规避风险,化危机为机会。
从未知到已知,从情感到理性,从最坏到最好,学会识别灰犀牛,学会做远期计划,学会面对你的灰犀牛式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