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是上个月吧,偶然间把梁文道的《我执》加入书架,看了讲书信和越来越快的时光的那几章,觉得实在写的好极了,还趁兴去图书馆借了实体书,供在床头,但越读越觉得晦涩,许是我见识不多,经历尚浅。
今天微信读书又给我推了道长的《味道之第一宗罪》。嘿,有意思,这自序真是越读越有味道,竟读了两遍。从狄德罗讲到德·拉·黑尼叶,从法国大革命讲到苏轼,才情四溢,但却毫无卖弄之感。从今晚的睡前时光,读起来吧!
11.28
今天有读到特别喜欢的一章:《寻找老麦》,“老麦”为港人对M记的昵称。
标准化的生产过程,标准化的食物,明明应该是带有冷冰冰现代工业意味的麦当劳却可以抚平人在海外、异乡,受西风冷雨捶打时的焦虑与不安。而缘由正是因其标准性:你无需担心进去之后受人冷眼,即便你的外语蹩脚,你可以用手指指着点单,进而忆起那记忆深处最熟悉亲切的味道,熨帖心灵。
另:no harm principle,我享有不被人伤害的自由,他人做这件事伤害了我的感情,进而侵犯了我的利益,故我似乎就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并禁止他人做这件事,然而我却忘了他人也有做这件事的自由啊。我在自己的周围树起自己的保护罩,并力图将其范围扩张至广州、重庆乃至无限。更可笑的是,我甚至是自己倒贴着去寻找“侵犯”与“伤害”,却反过来指责对方,称自己为受害人,真是个要不得的流氓思维啊。
11.29
如果说韩国稻米让乏味的大韩航空飞机餐都活过来了,“如果世界就像漫画多好”这一句就让那一章节活过来了。
想看看五位云南农民拍的那组《我的土地,我的稻米,我的生命 》。不是游客和摄影师视角下夕阳西下下的金黄稻田,也不是饱满稻米颗粒的完美特写,而是或许是第一次手执照相机的农民眼中的土地·稻米·生命。刹那间,他们的手掌立体可感,厚实而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