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读货币系列继续聊。抛开复杂的多重变量,用推理一些基础逻辑的方式启发思考。
上期(回顾:货币升值好还是贬值好,没那么简单)说到村子里用上了更方便的纸币,结果控制不好,少了通货紧缩,多了通货膨胀,怎么办呢?
本期关键词
名义GDP 实际GDP 通货膨胀率
村长、老王还有村委会的干部们聚在一起开始想办法。要是有个什么指标能告诉我们需不需要印钱印多少就好了,可惜没有。
村长一拍大腿,没有指标,那我们创造一个不就好了吗?干部们连连赞同,出谋划策:货币是为了市场上交易方便的,原则上,村子里生产出来的商品越来越多的时候,才会需要更多的货币。产出越多,大家的生活水平相应也越好。按这样思路顺下去,那么,只有每年大家多生产出来的商品及劳务可能缺少对应的货币作为中间物。虽然市面上有之前投放的流通的货币,但是如果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商品及劳务,它们要交易一时间货币可能不够用。我们统计村子里本年生产了多少东西以及提供的劳务,跟上一年一对比,就能得出新增长了多少。同时再统计本年比上一年多增加了多少货币,两者的增长程度保持差不多就对了。
这个逻辑大家没有什么异议,于是在村长的带领下分头行动。给“本年在村子里生产的商品及劳务的总价值”取了个名称叫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它,不仅能为货币的事情服务,还能衡量村子里生活富裕程度的增长水平。但是大家马上发现了新的问题,比如种大米的把米卖给开餐馆的,这次交易的大米作为商品如果计入GDP,那开餐馆的把米煮成饭卖出去又计一次,米就被重复算了一次。这样算GDP就可能会有很多重复的情况。解决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只计算终端商品及劳务就可以了,因为最终这些商品及劳务都会被人消费。对于大米而言,被终端消费者买回家煮饭计入GDP,卖给餐馆做食材原料不计入,餐馆卖出的时候再计也就覆盖进去了。
GDP是用一定时间段领土范围内生产的终端商品及劳务的数量乘以它们的价格,得出一个总数,即村子里一共生产了价值多少钱的东西及劳务。但这里却有个漏洞,数量的增长是客观事实,价格的增减却会跟着供需关系发生波动。例如去年村子里共生产了100吨大米,每吨1000元,今年也是100吨,但是每吨卖出了2000元的价钱。大米的数量没有变,GDP却增长了一倍。可是今年并没有比去年产出更多整体更富裕啊,如果用GDP看,却会得出增加2倍的结论。
如果排除价格的干扰,可以设置一个参照,用同样的价格来计算。例如都用去年的价格作为标准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GDP取名为实际GDP,以示区别。之前那种用本年的价格乘以数量计算的,就叫名义GDP。
实际GDP和名义GDP之间的差,是因为价格波动导致的。因为统计的是村子里所有的商品及劳务,这个价格波动就是整体价格的波动,那不就是通货膨胀率嘛?假如名义GDP增长7%,实际GDP增长4%,那说明整体价格上涨了3%,通货膨胀率为3%,原来要花100块钱买的东西,现在需要103块,货币贬值了。
生产力的增长程度是解决了,货币的增长程度怎么计算的难题又来了。老王平时印钱都做了记录,看看截止到去年印了多少,今年印了多少,算一下不就出来了么?还真不是。这都要怪老王除了印钱,还干了别的事,好吧,也不能怪老王,这事村长知道,还挺支持的。要不是因为这个,村子里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快,使得产量大大增加,越来越富裕。说来话长,下回再讲。
本期联想
实际上计算GDP时,由于生产出的东西并没有全部变为终端消费品,也有一些进入留存在生产环节作为生产工具或资料,即投资。还有进口出口的部分,统计时也别漏掉。GDP的增长主要来自进出口、投资还是生产给人们生活水平带来的感受也是不同的。GDP的计算方法有好几种,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这么大个国家得从哪下手来统计。另外还有一些大同小异的指标例如以国籍来划分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它和GDP的差代表什么大家可以思考。
如果没有金融体系对货币的乘数效应,按照货币需求产生的根源来看,可以按实际GDP的增长部分来增加货币供应,但其实即使如此也是很难操作的。价格不可随人为意志转移,它是供需关系的表现,也是长长的链条上各种有形、无形的价值投入和沉积,使得真实的货币需求无法精准计算。
价格其实表示的只是对应的货币单位的数量,可以反映不同商品互相等价交换时的比例,本身并不具有意义。也就是说,一瓶水卖2块钱,这2块钱并不是水的价值,而是衡量这瓶水和别的商品物物交换时的一个单位数量。
GDP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也是很多学者感兴趣的地方,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通货膨胀虽然是货币现象,由货币的多与少触发,但和GDP也不无关系,生产离不开货币的运转,或许存在着某种原理方式引发通货膨胀与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