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洛阳焦点第370天分享(2019.8.16)
在一次父母课堂上,讲到“无条件的接纳”。一位家长分享了一个困惑:周日他带着十岁的儿子,到科技馆玩。孩子碰上几个同班同学,一起玩的很尽兴。五点钟的时候,他告诉儿子说六点半有课,再玩会儿就要去上课。儿子不想走,缠着要爸爸帮他向老师请假。爸爸说你自己的事自己搞定。最后儿子不得不跟着他离开。路上,孩子一直坐在摩托车后座大哭。他内心也特别的纠结。这位家长问老师:“如果说无条件的接纳,是不是要让孩子继续留下来玩?”
老师没有回答,而且让所有的家长讨论这件事。有的家长说,这位爸爸做的对,爸爸提醒儿子要上课,并没有强制儿子做选择,是儿子自己决定去上课。孩子大哭,是孩子面对离开这样的选择的无奈和不舍的情绪,我们要接纳和允许孩子此刻有情绪,有不舍。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平静地陪伴着孩子,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这些跟如何选择没有关系。
这位家长的纠结和困惑,是因为心里有个无边际的幻想:“我这样做,会不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如果这次不去上课,那会不会形成一个连续逃课的坏习惯?”
而现实是,他的一次去上课,真的影响不了那么遥远的未来。
所以,无条件的接纳,是不管他留下来,还是他去上课。都是他的选择。家长要做的是,分清楚哪些是自己该做的——提醒孩子上课这件事,至于如何选择,就是孩子的事了。这样做,就是基于现实(尊重),而非幻想(期待)。
通常的情况是,父母按着“正确的”程序: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语调温和+确认孩子的情绪----然后他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是父母有一个期待:我做到了“ABCD”,孩子自然就会表现出一个结论“E”,孩子可以按我说的做了。
无条件的接纳,是父母做到了“ABCD”,允许孩子选择“E”或“F”。
父母往往嘴巴上说着“这是你的事”,心里继续上演着控制或期待的戏码:“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体谅父母,我都讲了3个故事了,还不满意,我已经快累死了孩子都看不到。”
“我都跟你讲了这么多道理了,你咋还不能理解呢”。父母认为自己足够的付出,孩子就应该表现出来懂事。这不是“无条件的接纳”,是父母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如果是这样,孩子无法活在“真实”中,因为那样,迎接他的将是父母评判,道德绑架,和情感抛弃。
真正的爱孩子,接纳孩子,就是“如他所是,而非我所愿。”
比如,孩子非要拉着父母一起玩不肯睡觉的问题,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困了需要睡觉,你可以自己玩”。然后,孩子自己玩一会就睡了。——接纳孩子想玩儿,也允许自己睡觉。
再比如,一个孩子不肯洗澡,妈妈说好啊,如果你不想洗的话就不洗,什么时候想洗了来找我。假如,你作为家长,能接纳孩子多长时间不洗澡?一个星期?一个月?还是半年,甚至更久呢?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用成人的大道理说服孩子要洗澡,或者给一个洗澡的时间限定。
最让父母揪心的是,孩子马上初三(高三),人生最关键的时期,如果我任由他想怎样就怎样,那跟看着孩子走到悬崖边上,不拉他,有什么区别呢?
无条件的接纳孩子,需要放下“我给你自由,你必须学会自律”的期待。放下可怕的自我幻想——“眼前就是悬崖,我还不管他?”相信每个孩子都不想跳下去,而是期待自己更好。这样,才是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真正尊重到孩子本身。
半年以后,孩子自己主动去洗澡了,并且告诉妈妈,她体验到了水流过皮肤的美妙感觉。
孩子真正体验到要为自己负责,激发的才是内动力,才体验到勤奋和努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