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断舍离生活理念的你,或者,即使不喜欢、不擅长整理的你,那些“不扔东西的家人”,是否已经让你无法忍受,而爆发战争了呢?
父母家东西堆积如山,孩子房间塞得满满当当,你到底应该怎么做?是抗争到底,还是放任不管?
读过这本《家庭断舍离》,你一定能找到让家人和自己都满意的答案。
每个子女都曾对父母心存芥蒂。
或许因年幼时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或许有青春期与父母激烈对抗的记忆,或许是父母干涉职业、婚姻等大事。
但,你一定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切不满都在渐渐消失。
所谓的“物品整理”之争,其实反应的是你们最需要整理的“亲子关系”!
在家庭断舍离的世界里,放下“芥蒂”,彼此理解和包容,是比整理父母的家更重要的事情。
父母家应该由孩子收拾吗?
说到想收拾父母家的原因,你一定会脱口而出,为了父母的健康、安全、良好的生活方式,总之都是为了他们好。
这一句“为你好”,不正是我们自小听到最多,也最抵触的一个理由吗?如今用在父母身上,是不是瞬间稍稍理解他们的感受了呢?
真相是,你或许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式:认为自己有义务;怕父母过不好;对日后可能会有的麻烦感到不安;更有对于安于现状的父母的不满,这些可能都来源于你很难发觉的潜意识。
或许是从小以来父母的不认可,积攒的对父母的愤怒和愿望,如今以一种复仇的心理对待父母,化作了“为你好”,试图蒙蔽自己和父母,插手和控制他们如今对你或多或少有些依赖的生活。
请认真问一问自己的内心,这其中一定有击中你的理由。
父母为什么都爱囤积东西呢?
囤积只是一个动作,它其实是内心不安的外化表现。
用囤积来圈定自己的领土,大概你是不曾想过的一个重要原因。
父母家是他们人生的缩影,父母的物品代表了他们自己。
尤其现今80、90后的父母们,经历了物资不足的时代,形成了过度珍爱物品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囤积物品,是在物化对过去的执念和对未来的不安。你想整理他们的物品,无异于调整他们的价值观,谈何容易。
用囤积来捍卫自己的空间,是的,这就是我们父母囤积背后的另真相。
父母的居住空间,反映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你想整理他们的空间,无异于撼动他们一生形成的生活方式。
扪心自问,有谁愿意被别人干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呢?
如此想来,是不是开始理解父母了呢?
扔不掉东西并不是父母才有的问题。
很多人都存在无意识中的纠结,但又搞不清原因,却就是无法扔掉那些并不需要的东西。
放弃自我,以物品优先,认为扔掉它太可惜。
潜意识当中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总认为物品体现着自身价值,扔掉之后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或者一旦扔了,就再也找不回相同或近似的物品了。
讨厌困难、失败、吃亏,在如山的物品面前,被迅速打败而放弃。
对于日渐年迈的父母,体力精力的不足,也让他们丧失着曾经的自信。
而谁没有年少时呢,人在幼年时期的弱小,让本该愉快的“整理”,刻上了“被迫”的烙印,以致在成年和老年时期,从心底抵触整理这件事。
年轻的我们,思考父母的一生,也是在思考和警示我们自己。
当有一天老去,也会希望子女能够理解这样的种种吧。
本期结语
相信自己,也相信父母。
你“为他们好”的心情,一定是真实的,只不过包含了些许自私和不满。
承认它的复杂,才是最单纯的“为父母着想”;父母也一定了解我们的这份关心和关切,只不过他们能感受到其中那些不易察觉的负面情绪。
就像小时候的我们,反抗和叛逆在所难免。
断舍离是一种动禅,在整理中修行,精进技巧,更是行为疗法,质在过程中获得愉悦感。
而感受,不能用语言讲清楚,不能用道理说明白,一切都藏在一个人的劲头和气场当中。
只有我们对父母,有了足够的理解和宽容,放下芥蒂,让自己沉浸在愉悦的幸福之中,这份感受才会传染给父母,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你染上想要去“断舍离”的病毒。
也只有父母自己去践行断舍离,才是我们真正“为他们好”的方式。
现在,你还认为父母家应该由孩子收拾吗?
任何问题和感受,
留言给我,
我是小抹,我们,一起悦读,一起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