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6走过的路,每一步都有用

下午去了趟姥爷家,临走时,年迈的姥爷不方便起身送我们,扯着嗓子对走到院子里的我喊,到家要电话。

回来的路上,突然想起去世的姥姥接电话的场景。

2008年左右,农村还没有普及手机,那时我在上学,在学校附近手机店给姥爷买了个老年手机。

从此以后,隔一段时间,就能很方便地跟姥姥姥爷通个电话。

每次都是姥爷先说两句,递给姥姥。

这中间间隔的时间稍微有点长,每次都能听见姥爷催促,带着些许责备:快点说,不要浪费话费。

接着就能听见姥姥紧张得有些发抖的声音,有些发粗,跟平时的音色完全不一样。

1930年出生的两位老人,看似经历了很多历史变迁,其实还是有区别。

姥爷年轻时走南闯北,后来在国营电机厂工作那会儿还经常出差,见过的肯定多些。

姥姥一辈子都窝在农村,出远门都很少,什么世面都没见过,面对手机这种高科技,可能被吓到了吧。

姥爷虽是第一次用手机,也不太会用,但是从容得多。

姥姥大字不识一个,即使只负责说话,可是依旧被吓到了。

想想,人就是这样。

你见过的世面,看过的书,学过的知识,经历过的事情,不会立竿见影在你身上产生作用。

但那些会变成你的底气,再遇见事情时,过往种种让你不至于露怯。

李小墨的《请停止你的无效社交》中,写到自己初做记者时的经历,她采访政府工作人员,经常会底气不足,觉得自己是个学生气很浓的菜鸟,没有分量。

做得时间久了,经历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做到从容不迫、进退有度。

如此,只能拼命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