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座对于我来说很陌生的城市。
我急匆匆的坐上来南京的高铁,一路上就那么沉闷的坐了56分钟,下了高铁又坐上了地铁,当我站在鼓楼站6号口的时候,我才发现,天,已经快黑了。
吸了一口陌生地的空气,紧了紧沉重的双肩包的背带,想擦一下额头的汗,掏遍了所有的口袋却一张纸都没有。
站在鼓楼边上,想着这是我大学毕业后第一次离家,一个人独自到陌生的城市面试,找房子,然后生活。过惯了安逸日子,又经历了找工作的心力交瘁,让一向自诩独立的我有了很强烈的畏惧感,我好想像一只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随便找个工作,然后待在家里,等着家里人给介绍女朋友,然后啃老买房结婚。可惜我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也不想这样过日子。
跟着导航找到了提前订的酒店,这是一家在小巷子里的小酒店,特殊时期登记难免麻烦,又是下软件,又是填资料,又是扫二维码,让有点身心疲惫的我更加的身心疲惫。
折腾了十来分钟,我终于拿到房卡打开了房门,报了个平安,擦了一下汗,我就定定的站在那里,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脑袋里空空的。肚子叫了一下,把我叫醒了,是的,我已经一天没吃饭了,应该先出去吃个晚饭。
出了门,我边走边看这条小巷里的情况,如果不看高楼,仅仅是看这一间接一间的做着各种生意的铺子的话,这里真的不像是南京,准确的说是不像我想象中的南京。
有在露天桌子上吃饭的老板娘,有正准备开业的烧烤店,还有停的乱七八糟的共享单车。我走进一家卖西安面食的小馆儿。之所以选这家店,是因为我想到之前约好18号喝酒的大学室友了,他就是陕西人,而现在我只能放他鸽子了。缘分很奇妙,他毕业后随着项目去了我之前待得那座城市。
进了店,第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还没收的碗筷,我也不介意,让老板收拾一下就好了。我先看看菜单,点了一份西安凉皮和一个肉夹馍,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我那个室友最喜欢在晚饭的时候吃这两样东西。
人总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伤感,在回忆的时候最伤感。
等面皮的时候,我看着这个小餐馆,又想起大一的时候我们四个人也在这种小馆子里聚餐,几个人喝的面红耳赤,那是我第一次喝酒,喝出了一个让他们三个笑话四年的大笑话。在回忆的那些场景快要把我淹没的时候,老板终于把我的“西安面皮”端上来了,尝了一下,还是挺好吃的,老板说“肉夹馍还要等一会,因为热的好吃一点”。一会儿工夫,肉夹馍端上来了,是用一个小的竹盘子装的,跟学校的一样,只是馍不是正宗的馍。吃了几口面皮和肉夹馍,喝完了雪碧,我就觉得吃不下了,结了账就走了。
时间已经来到了快八点,本想转一转,稍微走远一点,就当是提前了解一点这座我不知道要生活多少年的城市,或者是一辈子?看着手机锁屏界面的提醒事项,我一下子就被拉回了现实,明天还有面试要准备!
买了瓶水就回酒店了,打开电脑百度,看公司的口碑。我想安安静静的学习几年,可是几乎每家公司的评论里都有“人际关系复杂”这样的一条评论,可我最讨厌的就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许是因为社会经验特别少,在我的认知里,经验不足就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就好了,哪里有那么多精力去把关系弄得那么复杂?我只是想在解决温饱得情况下,多学点专业知识,多接触一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考注册师证而做准备。可惜,童话始终是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处理不完的人际关系。
看着电脑屏幕里那些评论,越看越烦,越看越怕自己进了那种勾心斗角的公司,越看越觉得可怕。我想找个人诉一下苦,可是又不知道找谁,我又不愿意妈妈知道我过得并不好。这大概是一种成长吧,可是这成长是一种孤独。这台电脑、这个房间、这个专业、这个我,都像是一种囚笼,把我死死地束缚在生活里。我想找个女朋友,然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也想去看一看撒哈拉,走一回三毛走过的路;我还想去远离城市的地方住一段时间,钓钓鱼。我想,我的这些想法是不是就像那只被锁了脚的八哥,根本飞不出那个精致的鸟笼。
夜已经深了,这座城市还没有休息,即使是在这个足够小的小巷里都还能听到劳动的声音,不愿意休息的不是人而是生活。生活就像一场雪崩,我们都是组成它的雪花,我想,我穷极一生的目标应该就是冲出这场雪崩,当一朵不被左右的雪花,自由的飘在空气里,落在草地上,融在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