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一直被我们认为是避风的港湾,但家也会伤人。尤其是我们童年时和父母的关系,我们的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读武志红老师的书是在几年前,那时的我每天很焦虑,天天和自己做斗争,说过话办过事之后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话说的不够漂亮,而陷入后悔和深深的自责中,总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即使别人眼里的我是人人羡慕的对象。为了避免出错,我越来越封闭自己,甚至也不想与人交往,话也越来越少。这时候我遇到了武志红老师的《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内容现在大多忘了,但我就是从那时起开始悦纳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不再自我斗争,开始拥抱真实的自己。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干嘛要和别人一样呢!
所以看到共读群里的老师推荐武志红老师的书《为何家会伤人》,就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而且这个书名也特别打动我。原来以为还是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没想到这本书的涉及面特别广,婚姻、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可以说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读的好书。
(一)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读完这一章,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婚姻,不再胡思乱想,对老公多了更多的体谅。也让我知道了,当对方向我们诉苦时,我们要做的不是觉得对方矫情,然后像祥林嫂似的也跟着吐槽我比你更苦,或者是不经大脑思考就胡乱的提建议。而是去“看见”、去“连接”、用心去感受对方的感受。
(二)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其实我们不仅要学会适应和孩子的分离,也要接受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也终将离我们远去的事实。而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宿命。
(三)别把焦虑转移给孩子
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我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每个人都承受着工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我们变得越来越焦虑。常常把工作上的不满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记得有一个时期自己做班主任,烦琐的班主任工作,备课讲课的学科工作重担,还要每天和学生们斗智斗勇。回到家我几乎累得动都不想动,话也不想说。甚至有时候还要把教案作文拿到家里批改。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半天一天没有见我,想和我一起玩耍。总是一会一来影响我,我总是生气的大吼,把他推到一边去。现在想想是我自己没有处理好工作。没有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把生活过得一团糟,还把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现在我学会了,在进家门前把工作上的事抛诸脑后,回到家就用心的陪伴孩子。工作时用心工作,回到家享受生活。
(四)中国式家庭
武志红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中国式家庭的许多弊病“愚孝”,“成绩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夫妻关系永远居于孩子,甚至是父母的次要地位。”“羞于表达爱”“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本书已经出版很多年了,但这每一个话题都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反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武志红老师分析“迎合”型的人,他们在家中常常是被忽略的对象。为了引起父母对他们的关注,他们特别懂事,特别勤快,从不惹父母生气。而且他们是家中特别孝顺的孩子,即使父母提出比较过分的要求,他们也常常会答应。哪怕牺牲丈夫和孩子的利益。工作中他们又把这种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的模式投射到周围人的身上。常常不懂拒绝总是满足别人的要求,因为拒绝别人,会让他内疚,不安。他常常想做一个完美的人,而这样的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而我就是这样的人。现在我知道了,我无法改变父母,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我慢慢的学会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被周围的人左右,我不再因别人的评价而左右自己。武老师总是能敏感的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受,他的文字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武老师让我明白 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虽然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生而为人,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