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小说 《统一,统一》 章二 亲人

一、接机

热了一个晚上,温度开始降低。李光海慢慢沉入梦乡,耳边的蚊子却不断嗡嗡作响。“啪”的一巴掌,没拍死蚊子,人倒是清醒了。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5点45分,他还可以再睡一会儿,但却容易睡过头,误了接机。接机是爷爷昨天拍加急电报下的命令。如今上了大学,李光海早已经不把这位老游击的命令当回事,但这次不一样,老人家对亲人的期待不可辜负。他小时候听爸爸讲过,住在家里的太爷爷李忠孝1948年带家人逃去了台湾,那以后再没回来。40年了啊。想到这,李光海翻身下床。

眯一会儿眼的功夫,公交车就开到了中左市国际机场。这是李光海第一次来这。走到机场门口,他习惯性地数了一下,8边形的机场航管楼足足有12层。航管楼旁边的迎送大厅有3层,里面宽敞明亮,墙上挂着电子表,航班信息还是电子滚动式的。大厅里吹着冷气,凉爽的感觉令李光海哈欠连连。望着大厅的航班信息,他发现自己早到了一个半小时,只能找个座位读起书包里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8点45分,李光海整理一下衣领,然后走向旅客出站口。他这才知道香港直达中左市的航班延误了。站立许久后,他看到有一群刚通过海关检查的旅客向出站口走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对夫妇和一位白发老人。老人穿一身蚕丝衣服,戴一副老花眼镜。他头发全白,面部方方正正,发黄的眼睛中闪露出一丝狐疑,迈出的步伐缓慢而有力,给人一种儒雅而深沉的感觉。挽着他手臂的女人穿白色旗袍,身材娇小,面容端庄,耳边的一对珍珠耳环与她手上的一双白玉镯交相辉映。走在老人另一侧的男人身材魁梧,衣着朴素,沧桑的脸上尽是泪水。

李光海打开书包,举起写着“迎接李忠孝回家!”的纸张,试着朝他们挥舞。

“啊!看那边。”女人一声尖叫,和老人一起向李光海走来,“你好,这位是我父亲李忠孝,我是李英章,这是我丈夫陈冠礼,你是?”

笑容灿烂的李光海发现他们的眼里都是泪花,只好礼貌微笑:“我是李继东的孙子李光海。太爷爷好,欢迎你们回家。”

李英章激动地哭出声来:“爸,这是我们的亲人!这是我们的亲人啊!”

李忠孝缓缓地抱住李光海:“啊,孩子!”

陈冠礼搂住李光海大哭:“孩子啊,孩子啊!”

跟在他们后面的4个人也都哭了起来。

大厅里,一双双同情的眼睛望着这一幕。陈冠礼和李英章的哭声令李光海大为感动,李忠孝的轻声哽咽使他无比悲伤。

“爸,你们别太难过,要注意身体啊。”一位捧着骨灰坛的中年人说。

过了好一会儿,3个人止住眼泪,将其他人向李光海一一作了介绍。手捧骨灰坛的中年人是陈冠礼的儿子陈辉。陈辉身旁的女人是他的妻子林宝珍。和李光海年龄相仿的一男一女是陈思贤、陈思惠兄妹。

李忠孝望望四周,轻声说道:“走吧,去取包裹。”


二、邮局

一行人乘坐两辆出租车往邮局赶。一路上,李忠孝和陈冠礼夫妇不断问东问西,李光海都愉快地作了回答。虽然来之前就听说大陆变化很大,可眼前繁华忙碌的景象还是令他们赞叹不已。到了邮局,陈辉将一张快递面单和自己的证件递给了工作人员。不一会儿,10个大包裹出现在他们面前。包裹里全是衣服、鞋子、棉被、牛肉罐头、大米等衣食用品。望着他们送的礼物,李光海觉得有些尴尬,只能礼貌地笑着。

陈辉拍着李光海的肩膀说:“你姑奶奶听说这边的情况不太好,加上她对大陆交通情况的了解还停留在民国,所以老早就在台北买了这些,并且让我把包裹从香港转寄到了这。”

陈思贤附到李光海耳边小声说:“怕你们没衣服穿。”

李光海点头致谢:“咱们县虽然是贫困县,但现在公路四通八达,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很多,吃饭穿衣都勉强过得去,不过还是要谢谢你们买这些。”

李光海个子瘦高,头顶圆圆,下巴稍尖,脸上带点婴儿肥,一双眼睛小小的,笑起来只剩一条线。去年考上大学时,家里特地给他买了两套衣服。他今天穿的就是其中一套。上身是白色短袖衬衫,腰间配一条黑色皮带,下身是黑色西裤搭棕色皮鞋,手腕上还戴着一块上海产的手表。整个人看起来干净整洁,不失体面。

“我就说不让带不让带,你们非要带。你们看看旁边这高楼大厦,再看看光海,他像是缺吃少穿的人吗?”李忠孝对着陈冠礼夫妇一阵数落。

见丈夫不敢说话,李英章轻轻拉住李忠孝解释道:“爸,两岸都隔绝40年了,人家不是一直说大陆暗无天日、生活贫困嘛,再说当初您也是同意这么做的呀。”

这时,邮局门口出现几个壮汉。他们的头上均戴着草帽,身上穿蓝色粗布衣,脚踩白底黑布鞋。其中两个壮汉交换眼色后一步步走进邮局。

看到他们走过来,李忠孝声音低沉:“什么我同意的啊!不去了,回台北!”

听到李忠孝这么说,正在打闹的陈思贤和陈思惠安静了下来。

陈辉不顾林宝珍的阻拦,快步跟上了往前走的李忠孝:“外公,您不是一直想来大陆吗?咱们可是申请了好几个月才到的这。”

“回去!东西留下,咱们现在就走。”李忠孝边走边说。

这争吵来得太突然,李光海只能紧跟在李忠孝后面观察着情况。

李英章匆匆走到李忠孝身边问:“爸,你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上哪儿的?要搬运工吗?”领头的壮汉粗声问。

“我年轻力壮,还有拉车,你们去哪儿?”另一个壮汉拉了一下李忠孝说。

李忠孝陪笑回答:“不用不用,谢谢你们啊,同志。”

两个壮汉仔细打量着李忠孝他们,十分不舍地走向另外一群取包裹的人。

陈辉略带嫌弃地走近李忠孝:“外公,现在两岸形势缓和啦,报纸上都说了,他们真不会对您怎么样的。我前一阵子来大陆考察,受到的都是礼遇。”

听到陈辉这么说,李光海立刻明白过来,走上前笑着解释道:“那几位师傅确实是搬运工,刚才那两个我以前在汽车站门口就见过几次。这两年政策好,去年有几个台湾老兵回咱们县探亲,他们村里还放鞭炮欢迎呢。”

李忠孝的神情逐渐恢复了平静:“哦,这个我听说了。我刚刚是生他俩的气,拿这么多东西,你说怎么带嘛真是。”

“人多力量大,每人拿两个还不够分呢。”陈冠礼一旁附和道。

李忠孝点头:“好,就这么办。”


三、相见

天气炎热,一辆塞满了人和包裹的长途客车在山间飞驰。李光海抱着书包坐在客车过道的长凳上,时不时望向从台湾来的亲戚。陈辉夫妇和陈思贤兄妹一路上都面带笑容,开心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李忠孝和陈冠礼夫妇则不安地四处张望。眼前的山山水水让他们流泪,家乡的发展变化令他们紧张。

坐在李光海身边的陈思贤伸出左手,口中念念有词:“车窗外,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与白云相伴,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田园与绿水相依。这一会儿,他们看到硕果累累的蜜柚漫山遍野;下一刻,又望见一层层翠绿的茶树布满山坡。那香蕉海向他们招手,大片的荔枝红了脸,沉甸甸的水稻随风摆……田野里,一条条乡间公路蜿蜒不断,一座座白色的居民楼矗立在河边。啊,我爱你,云林,不,九合县。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一切又都变了容颜。”

靠窗坐的陈思惠低头笑个不停,突然间打了个喷嚏,接着伸出手问:“有纸巾吗?”

见陈思贤摇头,李光海连忙掏出装在兜里的一沓纸,站起来递到陈思惠手里:“我这有,给你,呵呵。”

“谢谢。”

陈思惠擤完鼻涕,仔细端详着李光海递来的那沓纸,偷笑着对陈思贤耳语。

“哈哈哈,都一样啦。”陈思贤向李光海竖起大拇指。

李光海有些疑惑地点点头。

客车经过一条古街就到了车站。李继东一家已经在候车室等待了一个上午。看到从中左市回来的班车,李继东赶紧推着坐在轮椅上的陈大娘往停车处走。

陈冠礼远远望见自己的母亲,车门刚打开他就冲下去跪在了老人面前:“娘!娘啊,娘!娘啊……”

陈冠礼抱着老人,大声哭着,不停地叫着,仿佛要把40年的别离都唤回来。

“儿啊!”白发苍苍的陈大娘哭着抚摸儿子的头。

“尾牙仔!”李英章挥一下手绢向李继东走来。

一看到李英章,李继东仿佛受尽磨难却找不到依靠的孩子,红红的眼睛里全是泪水。他满脸委屈地哭着说:“红菜头!头牙哥!你们怎么才回来啊……”

一群人在车站停车场放声大哭时,李继东却发现少一个人。

“头牙哥,咱们回家。红菜头,大伯呢?”

“他还在车上呢。爸,外公不肯下车。”陈辉朝陈冠礼耸耸肩。

李继东连忙用袖子抹去眼泪:“那,那我去请。”

客车上,司机老早就劝李忠孝下车,但一直劝不动。李继东弯腰上车,看到李忠孝,低头走到他面前,强挤出一丝笑:“阿伯,侄儿给您请安。几十年没见,您还好吗?”

李忠孝看着窗外说道:“托福,当年背井离乡逃难时没被你们游击队打死。”

李继东弯腰回应:“那都过去了,过去了。您现在到家啦,侄儿请您下车。”

李忠孝一动不动。

“侄儿请您下车。”

看李忠孝依然不肯下车,李继东抓几下头发大喊:“国伟!小敏!过来拜见你们爷爷!光海、光明、光辉呢?”

“哼!”李忠孝轻轻整理一下衣服,端正地坐着。

“哎,在这呢。”正和陈思贤搬包裹的李光海三兄弟回应道。

撇嘴看看地面,李继东跪了下来:“侄儿还有家人请您回家。”

这时,张敏和李国伟带着三个儿子走到了车门口。

张敏看到跪在地上的李继东,惊讶地问:“爸,您?”

李国伟憨厚地笑着走上车,朝李忠孝鞠躬:“爷爷您好。”

李光辉跳上车喊:“太爷好!”

李忠孝笑着站了起来:“哎,你们好,你们好。走走,咱们回家。快站起来!”


四、过得怎么样

不让发,zi 乎  you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