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PIXIU
提起鲁滨逊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人不会陌生。在一个荒岛上,他独自生存了几十年,后来成功回到英国。从小,我们就是从《鲁滨逊漂流记》里知道这个故事的。
最近,仔细读过这部小说后,感到非常的震憾,鲁滨逊身上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真是让人惊叹!同时,也从中知道,以前我们看的都是简写版,读起来没有原著这么生动传神,富有感召力。为什么?因为它忽略了其中的许多细节。为了生存,鲁滨逊在28年的时光里采取了种种的尝试和努力。其实,这些细节和过程正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一边看,一边思考,心早已和主人公的境遇绑在了一起,故事仿佛真实发生在身边,读起身临其境,又紧张不安。于是,不由得想到一个问题,难道作者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否则怎么能写出如此扣人心弦的作品来?
带着这样的疑问,查了一下作者的情况和创作背景,终于找到了答案。作品确实是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创作的。
(一)小说的灵感来源
有一名苏格兰水手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Alexander Selkirk),因航海经验丰富,做了“五港同盟”号的领航员。
1704年,当船驶到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时,塞尔柯克同船长发生了争吵,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此岛距离南美洲海岸有675公里。他身上只带了几件衣服、一些工具、一本《圣经》和烟。起初,塞尔柯克以为没什么事,一边看书,一边等待获救。不久,便发现自己错了。更没想到,自己会在此孤独地生活4年多。
岛上虽然没有毒蛇和猛兽,却也没有什么物资。只有一些树木、野果子,还有一种名为“狍”的野兽。好在此岛处于热带,四季常青,平均气温保持在摄氏10多度,这让塞尔柯克放弃了先前的恐惧和绝望,包括自杀的念头,决定先想办法活下来。
他用树木搭了两间草屋,每天在门框上砍一道,作为日期的记号。用破船板上找到的钉子做了鱼钩,用棕榈纤维做成钓丝,用铁钩做出刀子。后来,陆续找到了野李子、野萝卜和野辣椒,又驯服蓄养了几只“狍”,从它们身上取得奶、奶酪和奶渣。空余时间,他以读书为乐,研究岛上的每一寸土地。为了脱离荒岛,他还用原木在高岗上搭了两个灯塔,以便让路过的船只看到这里有人。他一边努力,一边等待着机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夜盼望着……
4年后的1709年,一位航海家的船队路经此地,才把他救出。获救当时,据说他赤着脚,跑的比狗还快;穿着羊皮,比羊皮的主人还要狂野,完全成了一个野人!
塞尔柯克回家后,从此再未出门,直至45岁去逝,遗体被葬于大海。1713年,他本人曾公开发表过一篇短文,把自己的传奇经历公布于世。
1719年,丹尼尔·笛福从中获得灵感。他以这个故事为蓝本,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发挥想象创作了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作品很快征服了读者,成为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到19世纪末,就以高达近700个译本的记录在全球各地流传,几乎被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字。单在中国,各种译本也达100种以上。主人公鲁滨逊以面对困难不悲观、意志顽强、勤劳坚忍的精神,成为受人喜爱的一个英雄和硬汉人物。
本书出版当时,作者已经59岁,本来从未想过要当一名作家,但凭借此书,他成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人,博得“英国小说之父”和“欧洲小说之父”的双重美誉。
(二)丹尼尔·笛福的一生
丹尼尔·笛福(1660~1731)是一位年轻时就很成功的贸易家,他游历广泛,不安现状,大海和商船让他一生的经历与冒险,与小说人物鲁滨逊相比毫不逊色。
笛福出身生于伦敦一个小商人家庭,只受过中学教育,但熟读《圣经》,受其影响强烈。家人希望他长大后当一名牧师,可他做起了生意,先后经营过内衣、烟酒和羊毛批发、货运业生意、海上保险业和砖瓦制造业等。20多岁时就成为伦敦一个体面的商人,辗转往来于各国,积累了飘洋过海的经验。这给了他创作《鲁滨逊漂流记》带来了充分的经历和素材。
在经商成功的同时,他对政治也很感兴趣。1685年,参加了试图将蒙茅茨公爵推上王位的活动。给政府当过情报员,还从事写作,办报纸杂志。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小册子《略谈各种计划》、《论开发》里,他提出许多改革意见,比如建议开办银行,筑路,征收所得税,设立保险和救济,设养老金,办疯人院、妇女学院等。1701年,因用一首政治讽刺诗《土生英国人》来攻击贵族的氏族世系,大获成功,使他成为政府商业事务的非正式顾问。
他一生精力异常充沛,四处冒险,获得了荣誉、名声、金钱和地位,但也饱尝铁窗之苦。因政治言论问题,数次被捕。几经起伏后,生意破产,笛福也厌倦了政治和金钱。
1719年,他在59岁之际,发表了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大获成功,9个月内再版5次。紧接着,他转行做作家,又创作了续集《鲁滨逊飘流续记》、《鲁滨逊沉思集》,还有《辛格尔顿船长》、《摩尔·费兰德斯》、《杰克上校》和《罗克萨娜》等许多长篇小说和传记。
在作品里,鲁滨逊脱离荒岛,回到家乡后成了一个富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经商破产,笛福的晚年十分贫困,经常不得不离家躲债,后客死他乡,享年71岁。对鲁滨逊成为富翁后如何打理这笔财富,在小说结束时,作者进行了一番井井有条、慎重严密的安排,也许这正是笛福本人的愿望和精神寄托。
作品问世数百年来,经久不衰,成为一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经典名著。英国文学史家艾伦评价说:“它是一部包含每个人生活的寓言。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年之后再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
(三)作品的特色
小说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鲁滨逊三次离家,外出航海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荒岛上的种种经历;第三部分则简要交代了鲁滨逊回国后的情况。
读过作品的人都知道,最精彩的在第二部分,而这部分里最吸引人的内容是鲁滨逊的生存过程。当时,没有食物、没有工具,缺乏安全感,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离开孤岛,怎么办?他依靠自己的双手、毅力和乐观精神,用28年的时光终于为自己创造出一片赖以生存的天地。对此,有人专门整理出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的10个重大情节,甚至于20个关健情节。
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功夫去整理它们?因为这些情节就是鲁滨逊创造奇迹的证明,从中歌颂了劳动可以创造一切,赞扬了人与大自然斗争中应有的进取和创造精神。我们不妨看几个事例:
1、如何记时?他用树干做成一个大十字架,立在门前。在这根柱子上,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这样就有了一个日历,可以不忘记日期,希望有一天回到家乡。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又19天。事后证明,他记录的天数只比实际日期少了一天。
2、如何把大麦和稻子种成功?在第一次播下种子时,这些宝贵的存货就浪费了一半,原因播种的季节不对。后来,他观察得出旱季和雨季的规律,详细列出气候的变化月份,前后用了4年时间才把大麦和稻子种植成功。后来,又想办法学会了如何把大麦麿成粉、用粘土和草皮制出木碳,筑炉,烧陶,造木杵,制筛子,最后终于吃上了自己烘出的面包。
3、如何造石臼?为得到一个捣小麦粉的石臼,他起劲地干了好几个星期,却无法成功,最后只好放弃。他花了42天时间,才把一棵大树砍下,并劈出一块长木板,转而挖空造出木臼,还有木杵,成功捣出面粉。
4、如何造船?足足花了五个月工夫,砍倒一棵大铁树,又劈又削,让它成了一只像样的独木舟。结果发现船造的太重,根本无法拖下海去,不得不把辛辛苦苦的成果丢弃。第一次造船失败,让他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第二次,选择离大海最近的一个小山坡,砍倒一颗大树,劈成理想中的独木舟。然后,挖了专门的河道,利用涨潮的时机,让小船成功下水,后来还建了船坞。
5、如何制陶器?他做了无数次的试验。刚开始,有的因陶土太软而无法拉坯成形,有的被阳光晒裂。摸索了两个多月后,才做出两个不成样子的大瓦器。用小型的泥锅熬汤时,发现它们无法装流质,更经不起火烧水煮。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有的泥器破片被烧得像石头一样坚硬,于是找到烧陶的秘密,最后烧出三个瓦锅、两个瓦罐。原来陶土、木碳和火候都很关健,
看了上面的事例和过程,难道您不为鲁滨逊的惊人毅力而佩服,为他头脑中闪耀着的朴素的人类智慧而高兴吗?是不是觉得这完全和原始人燧石取火、饮毛茹血的时代相似?这都是作者妙笔生花的精彩呈现。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这部作品的特色:
第一、结构简单,思路清晰。全书以鲁滨逊的冒险经历主线,讲了他如何离家出走、流落荒岛,如何求生,最后终于迎来曙光,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过程。结构紧凑清晰,一条主线统揽了故事的全部脉络,读起来非常合乎情理,自然流畅。
第二、情节逼真,扣人心弦。情节逼真具体,这个特点从我们前面举的几个例子就能看到。扣人心弦主要体现在:一波未平,又起一波。鲁滨逊刚渡过一个难关,又马上陷入困境,开始攻克下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让小说情节产生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涌落叠荡效果。读者的心总是在希望和失望、紧张和不安、成功和受挫的气氛中交织,在胆战心惊、峰回路转之余获得阅读的乐趣和享受。这是作者在情节处理上的绝妙之处。能把虚构的情景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实在是让人钦佩!
第三、语言直白,亲切流畅。小说几乎没有任何华丽的描述语,有的只是按情节推进展开直白的叙述,中间还穿插了许多日记性质的内容,运用了大量的口语,从而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初看前面的章节时,我有点儿不太喜欢这种白话式的叙事方式,口语词用的多且略显啰嗦,感觉缺乏文学内涵和美感。等看完全书,才觉得这种文字风格带来的内涵和艺术之美毫无减色。有许多时候,发生在鲁滨逊身上的种种经历总是一遍遍的冒出来,回味无穷,这难道不是它的魅力所致吗?
第四、人物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关于鲁滨逊的人格魅力,作品同样没有用概括和描述来定位,完全是通过环境、人物心理变化和一个个解决具体问题的行动来体现的。尤其是对宗教的阐述和理解,主人公的思想认识转变,这样的内容在小说里占了很大的篇幅。每当绝望的时候,《圣经》总是成为鲁滨逊自我反省和获得抚慰的精神支柱。比如他说:“天不总是蓝的,水不总是清的,草不总是绿的,花不总是艳的,人生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花要凋落,草要枯黄,但春天又给它们生机。”、“我的脾气是只要决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就决不放手的。”类似的心理描写随处可见。这样,既提升了故事的哲理性和层次,又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在一次次的磨难中,让鲁滨逊乐观自信、坚韧不拔的精神得到了一步步升华,最终完美构造了一个品质优秀的硬汉形象和英雄式人物。这也是作品极富特色的地方。
(四)思想艺术性
这部作品的思想艺术性,可以三个层面来理解:
1、普世的价值观和启发
小说给我们的最本能的启发和感受是,极力倡导和弘扬了一种面对困难、乐观进取的精神。在笛福的笔下,鲁滨逊不畏坎坷,用双手和智慧攻克了一个一个难关,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情不自禁地进入故事,和他同欢乐、共患难。读到尾声,看到他将要离开生活了28年之久的小岛时,让人有恋恋不舍之感。我看到此处时是这样的,估计鲁滨逊本人也是如此。否则,他不会在离岛数年后,再次返回来,探望了自己曾经一手打造出来的宜居之地、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般的王国。
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都是鼓舞人心的,他的经历自始至终充盈着一种勇敢无畏、机警果断、不怨天不尤人、自立自救、坚韧不拔的意志。这也是小说问世几百年来,鲁滨逊的形象能够跨跃时代、跨跃国界,流传后世的核心所在。
这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从表面上看,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奇迹般的历险故事,但故事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人们普遍渴望和追求的东西,如向往自由、孤筏重洋、英雄梦想、敢于行动、自立于世、勇于担当等。它启示读者: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顽强地生存,上帝也许会抛弃你,但自己永远不要抛弃自己!从某些文化看来,征服自然以及诸如此类的自我挑战是不可理喻的傻事。而这些傻事的背后,有的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在困境中通过艰苦劳动生活下去的意志以及战胜灾难、孤独的勇气。”
2、时代特征和局限
作者笛福生活的年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启蒙阶段,逐步开始向海外探险,进行殖民扩张。因此,他笔下的人物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浓厚的帝国意识和殖民意识。主要表现如下:
不管是作者笛福,还是主人公鲁滨逊,都是十足地道的商人,觉得黑奴买卖理所当然。鲁滨逊第四次远航就是为了去非洲贩卖黑奴。不幸流落荒岛之后,他把这片土地当作了私人财产,一直控制着整个荒岛,把自己造的两间茅草屋命名为理想中的“城堡”和“乡间别墅”。他用《圣经》完成了对野蛮人星期五的文化改造,使其成为一个忠实的奴仆。第28年时,一艘英国商船路过此地,船长等人登岛后,鲁滨逊提出的条件是对方要绝对服从,否则他不会帮着船长制服反叛的水手。他把愿意留下来的人称之为“我的百姓、我有了自己的居民”,而自己俨然以“国王、总督”的身份自居。这就是鲁滨逊在荒岛上建立起的私人财产、精神王国和殖民领地,因而也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
回国后,鲁滨逊再一次出海、路经荒岛时,又送去一些新的移民,还将岛上的土地分给他们,留下各种日用必需品,最后才满意地离开。
上面说的种种行为实际上都是殖民者开疆拓土欲望的流露,字里行间充满了殖民主义话语和浓厚的帝国意识。这反映了笛福身上的历史局限性。它既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端之作,同时也被看作是一部反映欧洲殖民主义向海外扩张和从事殖民实践的理论蓝本。 作品问世几百年来,成为西方名著中一部极富研究价值的名花异葩。“它像一座蕴藏丰富的矿床,展示着种种社会学的、经济学的和文学的资源”。评论褒贬不一,绵绵不绝,因而被视为研读世界文学绕不开的一个里程碑。
3、社会进化史观
抛开作者的时代局限,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有人作了最好的评价,“鲁滨逊荒岛28年的生活实际上是一幅人类进化的缩影,象征性地展示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轨迹。”这话一点儿不假。在小说里,鲁滨逊从野果采集、野兽捕猎和牲畜饲养、粮食种植到造工具、造器皿和造船,种种经历,它们正是对人类早期生产生活实践的真实再现,从侧面反映了人与大自然艰难斗争、努力开拓新世界的过程。对此,法国思想家卢梭作了高规格的评价:“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一个注释罢了”。
在这个过程中,鲁滨逊“不信天命,只相信常识”,更为可贵的是用实干、苦干、加巧干的精神,证实了“劳动创造历史”这一伟大的主题。这个主题反映出的思想是朴素的,却也是最崇高的。因为它赞美了劳动光荣,弘扬了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能力,否定了上帝万能的谬论,这就是作品折射出来的宏大意义。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看过笛福的文字,回想人类早期的荒蛮岁月,我们又怎能不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一位朋友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星河灿烂的时代,如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让我们对生活中太多的东西都习以为常,以致于忘记了先祖从无到有建立这些是多么的艰难,因而也就对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缺少了珍视和感动。”
如果您想看一本书,既想获得阅读的乐趣,同时还想激发理想、提高心志,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我觉得,读读这部伟大的故事,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目前,在中国,《鲁滨逊漂流记》已被列入中高和高考语文的范围。下面,让我们从中学测试题里选几个问题,供大家鉴赏,以结束本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回答它们,当然也可以偷偷地用百度查询一下答案。
1、一个偶然的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_____苗和______苗。
2、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_________。
3、他还用__________制作了一把伞。
4、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________,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他第二次出海是去_________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________,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________,生活过得很顺遂。第四次航行是小说的主体内容,他这次是去______,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_______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5、鲁滨逊在岛上第一次打到的猎物是_______,小说是以第_______人称写的。
6、鲁滨逊有一包钱币,约值___ 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倒霉而无用的东西,都已经发霉了。
《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英),译者徐霞村,人民文学出版社。
徐霞村(1907年—1986年),原名徐元度,笔名方原、保尔,是我国三十年代文坛上相当活跃的作家和翻译家。一生勤奋,著作甚丰,尤以译著成绩突出,共有20余部。30年代翻译的《鲁滨逊飘流记》即蜚声全国。曾与人合作,将名著《桃花扇》译成英文,介绍给海外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