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就业形势有多严峻?
或许还没到6月的你,还在疫情的家中,毫无感觉。
这个世界正在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你,注定成为当下浪潮中搏浪的一员。
职场回到本质,不是根据职位高地来制定价格,而是根据技能的稀缺程度来定价。
而另外一种定价:工资是对你未来价值的预判,而不是当下。
然而即将迈入这个新世界的你,从校园中带出来了什么?
这个时代的校园,都在培养一大群机器,培养你如何去做好一名员工,解决一个确定性的问题——好好工作赚钱养家。
但是似乎都没有教你,你该如何面对这个多变的世界。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如果我们的学校,都没有在培养创新,没有在培养真正的独立精神,而是在培养一批一批工业流水线上的脑力或者体力工作者,那么我们始终在走一个工业生产可怕的循环。
不要抱怨”爱智求真“的口号,在这个一线城市大学生比快递小哥还多的时代,有多少人真的”爱智求真”,还是仅仅活在自己的“小确幸”。
很多人把一个时代的亚文化当作一个标杆,我们都说垮掉的一代,60年的说70年是垮掉的一代,70年代说80年代是垮掉的一代,80年代说90年代是垮掉的一代,90年代看着00后,觉得他们幼稚。
每一个时代都没有垮掉,只是垮掉了一堆的“行尸走肉”。那些每一个时代去创造和引领这些文化的人,从来都没有垮掉。
好在中国人骨子里是擅长和喜欢磨难的,或者准确的说,都在相信磨难带来民族的重启和腾飞。
曾经写在汶川黑板上的四个字“多难兴邦”,或多或少,充满了哲学的意味。
疫情给固化的年龄阶级拉开了一个口子,阳光和机会从裂缝中撒向下一代。
你们终究改变世界,不,你们中的那些独立精神的人,那些独立思考的人,那些创新者,终将创造一个暂新的新未来。
我希望你是这些独立思考者的其中一员。而不是另外的大多数。
我想此刻使命无比真切,需要有一所创新大学,承载一个时代复兴的使命,引领,照亮,培养一群人,踏着过去的成就,一点一点探索前方的路。
我想此刻使命无比真切,需要回到源头的地方,从教育开始改变,从灌输,变为唤醒。唤醒自由自在的独立精神本身。
来混沌·重活一次。
——照相机先生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