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电话——第二个电话

思思简单吃了饭,就午睡了,午睡是思思的一个习惯,这么多年了,再大的事情,都要等她睡起来再说,拿朋友的话说就是,天可动,地可摇,思思的午睡不能少。

下午两点钟,思思准时醒来,还没有下床,手机又响了,思思一看是大平打来的。

“两口子轮番上阵啊。”思思嘀咕着接通了电话。

“睡醒没?”大平问。

“刚醒,你好点没?吊瓶打完了吗?”思思说。

“打完了,没事,好着呢,过两天就出院。”

“想开点儿,你妈走了,她不受罪了,对她来说也是个解脱,兄弟姐妹,各过各的日子,也都成了亲戚了,只是过年过节聚一下,家家都是这样子的,别想太多。照顾好自己。”

思思一句,接一句的说着连她自己都无法说服的话,她生怕大平插话,打断她,她就再也没有办法,把这些连她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说完。人有时就是这样,明明知道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但是,在汉字里却也找不到比它更合适的文字了,哪怕面对的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要一字一句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哪怕它不能代表自己态度的全部。

“好,我已经想明白了,你帮我劝一下小雅,现在,只有你能劝动她。关于房子。”大平急切地说。

房子?大平妈妈的房子,就是他哥现在住的房子,他哥有自己的房子,自从离婚后,就经常回来住,直到他哥的儿子结婚,把他的房子当成了婚房,他哥就索性搬回来和父母住在一起了,这样哥哥平时照顾家里就多一些,只有哥上班不在家的时候,大平和妹妹才轮流回去照顾,他哥上白班,他们就白天轮流回去,他哥上夜班,他们就晚上回家,这样过了几年,倒也相安无事。

直到两年前新嫂子进门,新嫂子是县里农村的,父母都去世了,带有一个女儿,也结婚了,除了这个已出嫁的女孩,还有个姐姐和弟弟,据说已经不来往了,新嫂子刚来的时候,说是会好好照顾卧床不起的娘,大平和妹妹还是像以前那样轮着回家,只是家里多了一个人帮忙而已,两个月以后,一切都变了,大平和妹妹回去的时候,要在外面吃完饭才回家,家里不会准备他们的饭,就算是过年过节回家,为了怕母亲生气,大平或者是妹妹他们回去都会自己备好菜肴。

有一天,他哥给大平打电话说,他妈从床上掉到地下了,他哥单位远,让大平回去看看,大平到家一看,他妈在地上爬着,新嫂子坐在自己房间吃饭,管都没管,大平很生气,但是他哥说人家好,谁也没办法。

大平父母走后,他哥也就理所当然的住在房子里,现在房子要拆迁,尽管大家都默许了这个房子是给他大哥的,可是,新嫂子对他妈并不好,小雅觉得这个房子大家都有份,她也不是存心要房子,她觉得应该平分,他们在给他哥写一份赠予书,让他知道,这个房子有他们一份,而那一份是他们给他哥的。

其实,我觉得小雅是对的,但是,大平说一家有一家的情况,他了解他哥的脾气,一旦这样做了,他们就没有兄弟可做了,这样他们的父母在九泉之下也会难过的。

我知道,小雅没有刀子嘴,也有颗豆腐心,她只是因为大平最近因为家里的事情憋屈的,心脏病又犯了,她才想为大平出口气罢了,不是为了要房子去的。我拨通了小雅的电话,指出了她的用意所在,并告诉她,她以为的理所应当,反而给大平又增加了新的烦恼,更增加了他的心里负担。稍加劝慰,小雅就说“由他去吧,只要他高兴就好。”

父母在,家就在。那么,骨肉相连的兄弟呢?他们算什么呢?谁能告诉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