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今日是知识的天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知识买单去成就、塑造自己。“知识就是力量”的真理在现代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一时间,“读书帮”、“写作课社团群”、“拆书帮”等等以读书、学习、写作为主题的媒体如潮水般涌动而来。在大潮的冲击下,更有很多人都有了一个愿望,就是做一名作家或写手,把知识转化为变现能力。然而,作家也好、写手也罢,乍手空拳,激情冲动就可以成就“作家梦”吗?不行,你需要帮助。
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写作课导师艾丽斯.马蒂森的著作《写作课》就是这样一本教我们如何创作的书。这本书通过巧妙的解读多部经典作品,解决了“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问题。为我们的创作提出中肯实用的意见和建议。是一部诚意十足的写作实践手册。
文学创作对作家的要求
作者艾丽斯在《写作课》中对作家的基本素质做了阐述。
一部成功的作品是一个作家综合素质的体现。而想要成为一个做作家,首先需要有清晰的思路,以便在创作时中明确那些地方需要改进,又有哪些地方值得保留。
要想写出好作品必须有所追求,要最大限度的关注描写对象本身。因此作家至少具备深刻的观察力,客观展现细节的能力,有所保留的叙述能力,最好能再写点反讽,才能有效的传达抽象情感。
作家还要具备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快速切换的素质。过于感性自由挥洒固然会使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但却容易结构散乱、主题凌乱;理性写作会使作品合理规范,过于理性又会使作品缺乏生命力。所以作家需要创作的自由, 但也需要理性控制,二者缺一不可。
一、风筝与线(虚构与常识的关系)
(一)保持写自传的习惯
小说,尤其是虚构小说,人物是虚构的,但描写却要十足逼真,这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很多作者都有写自传的“奇怪习惯”。写自传的目的是营造出一种身在其中的真实感,而不是写作本身,要让自己活在虚幻中,按照小说里的描述去生活。
(二)恰到好处的白日梦
写作需要臆测、直觉和想象,纪实作品尤其如此。对于小说家来说,他们不必为现实生活所约束,可以凭空创造人物和事件。然而,叙述的第一要义(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是落脚在客观世界。也就是说,不仅描写内在状态,还要将它具象化,即在客观世界为内在状态找到对应的事物。因此,除了大量阅读,了解自己生长的地方和这片土地上承载的历史也是很必要的。
(三)自由写作,但别忽略常识
艾丽斯说“作家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尽管它们既不浪漫也没有文学性。”意识世界既有强烈的情感,又有普遍常识,只有使这对矛盾体和谐共生,才能写出值得玩味的故事。真实的情感是前提,而常识则将其更好的呈现,作家要在放任和控制间找到微妙的平衡,要象风筝随风起舞,那根线也要顺势而动,需要时放一放,必要时收一收。线既不能阻碍风筝高飞,又不能让它飞得过高,最终消失于天际。
二、让人物行动起来(如何塑造人物)
作者艾丽斯认为必须让人物行动起来,故事才会丰满而有趣。如果仅描述人物的感觉(即心理活动)就无法充分利用小说的叙事优势吸引读者。相反,以呼应内部的外部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则趣味无穷,因为作家需要构思许多情紧急事件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或冲突。
那么如何让人物行动起来呢?
(一)想象
作家离不开想象力,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它。以现实生活为蓝本进行小说创作并没有错,但是大量的创作如果全都依托于现实生活,会使作者显得胆怯和保守。以现实生活为蓝本创作,为某个亲友换个名字,在创作中带入他的样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发挥想象力为人物设置一些细节,让他从现实中的人物原型里抽离出来,看起来不再想像你的某个亲属。不要忘记,我们此时刻画的是小说里的角色,而不是该角色的人物原型。
毛姆说:“多年前,我写了本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素材取自法国知名画家高更的生平,我凭着对他粗浅的了解,动用小说家的特权,虚构不少桥段来描写笔下人物。”亮与六便士》曾风靡世界,那个主角斯科特里兰至今让我难忘,而这是作者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塑造的人物,不是那个人物原型高更。
(二)灵感
我们都知道,文学创作离不开灵感,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某些情感波动,而这正是创作的灵感来源。我们都希望创作的灵感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但灵感却不是天生的,更不是随时需要就能灵机一动抓住就是。事实上经过一些练习,我们可以随时捕捉到灵感。
1、如何寻找灵感
(1)重点在于从现实世界中搜寻那些产生客观影响的事件,而不是那些仅仅改变了主观感受的事件。
(2)通过任意练习活跃思维。例如:新闻报道中提到的事,翻开字典第一眼看到的词,无意中听到的一句话。
(3)还是不行就走出书房,去没人认识的地方独处一会儿,随心所欲乱写一气,把脑海中闪过的念头全部记下来。或者欣赏油画、雕塑,听一场音乐会,看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或者在不太能碰见熟人又人流密集的地方盯着过往的人,直到目标人物出现,当然得是创作者眼中有特色的人物。
(4)如果不想外出就自行想象两个从楼里走出来的人,然后对他们的情况展开想像、自问自答。
(5)也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找题材和目标。不妨抛弃理性,率性而为,让自己习惯捕捉流动的思想和情感。习惯于观察身边的人或事,从中选取最具吸引力的一个作为写作目标。作家其实就应该像孩子那样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背心比这样的想像专门留出一块儿空间静等创意到来。
(6)如果上述方法均宣告无效就无所事事的坐一阵子吧,想象力有时会憋出来的。记住想象力终归会有所贡献。比如一个场景、人物和故事的发生地。你可以以此作为一部小说的起点,再添加其他元素,逐渐令其丰满成型。如同蜘蛛结网成一个点连接到另一个点直至形成一张大网这样一来他就能悬浮在半空而不至跌落。
2、灵感来了怎么办
灵感降临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和感受,以足够的耐心去玩味品鉴,聚精会神地捕捉闪现的念头,看看这些念头是否让自己感到震撼或是惶恐。
当灵感来的时候,我们会把零散的想法记录在笔记本儿、电脑文件夹甚至是纸巾上。其实,这里的“想法”可以是灵感也可以是无意中听见或看到的事情、某个声音、一段记忆、别人的经历或是无厘头的点子。我们称其为创作原点a,接下来再由a到b,再逐步推进到c和d……这个方法适用于所有虚构文学的创作。
(三)戏剧化的运用
艾丽斯说“麻烦和冲突才是故事的灵魂”。这里所说的“麻烦和冲突”就是戏剧化元素。
所谓“戏剧化”就是指普通的琐事好像是被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了像戏剧一样的夸张效果的过程。 小说中,有了戏剧化的元素,才会好看,也才能吸引读者。
1、制造麻烦
小说中有麻烦才好看,困难重重更棒,这样的情节更加富有戏剧性。一部小说里的人物一定得发生了什么并引发了某些悬念才能吸引读者读下去(有可能发生但并未真正发生的事情也同样有效)。你说你开心但开心只是一种内在情绪,仅凭情绪是无法支撑起一个完整的故事的。作家需要具备“虐待才智”,人物不断犯险,经历沧桑,故事才好看。让人误深陷困境,还不够得引发一定后果才好。
就如同我们平时看电视剧,剧情正渐入佳境时时男主或女主就一定会生一场大病(甚至是不治之症)或经历各种变故。 总之要多惨就有多惨,我们看完会骂,但这是看过角色的经历之后的共鸣或者说感受。若没有这些情节又会觉得故事寡淡无味,还会骂这剧一无是处,没看头。创作亦是如此。
2、戏剧化要有,别太过
戏剧化要有,但并不意味着离谱,要适可而止。构思困境时别太夸张,要能激发人物做出反应,但不至于让生活停摆。不要忘记,在小说中设置困境是为了激发出人物最真实的特质,增加可读性,而不仅仅是将他们推入绝境。
3、合理运用巧合
合理运用巧合不仅有助于故事情节发展,还有助于呈现主题,呈现作者想带给读者的宽慰和愉悦。
毋庸置疑,现实生活中的巧合是令人愉快的。小说中适度的巧合读起来赏心悦目,但太刻意的巧合不仅会拉低整体格调,还会使小说显得不合情理。
那么怎样合理运用巧合呢?
(1)不能依靠巧合来化解难题,甚至改变故事走向,否则会显得不可信。换句话说,巧合不是一个故事的根本,而是增加魅力提供线索的增量。
(2)先发制人,以巧合作为故事的开头,继而引发之后的情节。这样一来巧合就显得很自然。
(3)创建群体。由于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太过紧密复杂,巧合便在所难免。
(4)巧合要不着痕迹。
(5)故事设置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将巧合融入滑稽的场景中,以淡化离奇性。
(四)成为别人
这是一个“叙事角度”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叙事者就是作家本人。可是在现实中叙事者与作家的真实经历又是不一样的。毕竟现实生活中没有小说那么戏剧化。此时,作家就应该忘却自我,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放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叙事者,增强代入感,仔细全面地审视他们的生活。不要给想象力施加压力和限制,将自己想象成任何人 。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叙事者,而在此之前都应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客观世界。
弱势群体,比如其他种群或者不同性取向、不同种族的人物甚至一个职业女性的叙事尤其困难。此时作者必须克服保护欲,并抱以平常心从普通人性上进行构思,而不仅仅聚焦于他们的特殊性而不忍或不敢将他们和悲剧结局联系起来。应该忠于故事和人物,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闯大祸,甚至悲剧收场。文学创作有时需要有大无畏的精神。
毛姆的小说《人性的枷锁》中,主人公菲利普先天残疾已经很不幸(典型的弱势人群),理应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呵护。但叙事者(作者)仍让他在八岁时父母相继去世,被伯父收养,在学校遭受同学的嘲讽侮辱,更在此后的人生路上一路遭遇希望破灭、朋友情人的背叛、食不果腹露宿街头等等一系列灾难。阅读过程中我也一度不明白,作者何以如此狠心,将这么多的坎坷加诸一个先天残疾的可怜人身上,可是结尾部分我豁然开朗,原来这一切的磨难都帮助菲利普在最终认清生命的意义并摆脱了人性的枷锁。
三、长篇与短篇
(一)短篇小说的创作方法
完整的短篇小说必须有足够的事件支撑,不必轰轰烈烈,但数量要足够,不能让读者一眼就看穿结局,还得让他们带着兴致读下去。
短篇小说的创作方法因人而异,但模式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一件事发生之后紧接着冒出另一件。换言之,以一个或多个事件作为开头,再不断接续新世界直至我们觉得发生的事件已经足以撑起一部短篇小说所需的内容。
一部合格的短片篇小说得把故事讲圆。然而说起容易做起来难,作家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判断自己在故事中的决定,提出的解决方案,安排的变化和反转在思路上能否讲得通,是否合情合理,能否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二)长篇小说的创作方法
长篇小说的创作大致有两种方法。作家一般都会先构思主要情节,比如一场罪案、一场事故或一次误会,接下来有两种选择:一是以主要情节为原点,想想它能引发怎样的次要情节;二是以主要情节为终点,想想想什么样的次要情节能导致这种结局。次要情节需围绕主要情节展开,与主要情节之间保持千丝万缕的关联。就像切披萨时拉起的奶酪丝。
写长篇小说难就难在保证有清晰的主线。这条主线需要交代清楚小说中的主要事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如何解决。只有主线清晰,读者才能带着好奇心一直读下去。(在第三章《短篇与长篇:从起点到终点》的第二部分《女王的死因,以及“不确定”的吸引力》这章节内容中通过分析多部经典作品讲解了情节与主线的各种铺设技巧。)
不论人物是虚构的还是有现实原型,只要以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作家都要构思出紧密相连的事件来支撑故事。但务必要树立一个核心事件,它才是引导故事向结局发展的主动力。
无论何种类型的长篇小说要想引人入胜必须兼具优美生动的语言和精心编排的情节二者缺一不可。
*“采石场”创作笔记法
这个说法源自作家乔治.艾略特创作长篇小说《米德尔马契》时的创作笔记。
所谓“采石场”笔记法,就是将小说的创意构思,包括故事大纲、情节概要、时间年表、人物关系、涉及到的专业领域知识等内容以列表形式记录下来。它要求我们先把灵感列出来在按既定顺序重新排列,最后添加细节。先努力构思,想到什么就先记下什么,在思考权衡最后做出取舍。就如同一个堆满了原始天然材料的采石场,等待被转化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材料。
采石场笔记的创作方法兼具组织性和灵活性,相较于一次性构思初中部长篇小说更容易上手,同时还有助于发散思维。作者从一个想法出发,自由联想迸发灵感形成新认识,推翻旧认识,再尝试其他可能。它还能同时调动理性及非理性的思维。
《写作课》还在最后两部分内容里,对女作家因种种限制及自我审查开不了口的问题及写作中悬念的设置、沉溺于心理活动色的人物、动机不明、无益的脱离现实等常会出现的误区及错误做法以案例的方式做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中肯的改正建议,并提到如何将写作坚持下去,怎样坚持及投稿的问题。
《写作课》这本书真的如评价所说,是一本“不教条、不取巧,不浅尝辄止的文学指南。”作者艾丽斯.马蒂森是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同时是作家,写作课教师。出版了多部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曾获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小推车奖等荣誉。《写作课》融合和了她22年写作课导师的经验。
这是一本没有那么多花架子,细腻、有趣、全面,实实在在与我们探讨如何写作的书。虽然其中的具体方法略显分散,需要读者拿出耐心去分析、思考、提炼。但对于真心想要提高写作水平的读者来说,这正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在此分享的只是《写作课》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只能算是皮毛。事实上,书里值得细细学习、总结、玩味的内容还很多。只希望这篇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有志与文学创作的读者们在这本书中挖掘到更多更实用更能提高自己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