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连6排 615 陆小懿
【字数】1706
【正文】
疫情当下,每个行业到几乎受到重创。教培行业,更是重中之重。在万般不得已要选择继续生存的情况下,我选择了搬迁校区——从县中心搬到了郊区(未来发展中心)。从50平经历到150平,再到450平,如今又回到了200多平。这种感觉,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惊心动魄。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自己的能力.....或许是内心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在,总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状态。抱着“赌气”的心态——想试试自己的极限在哪儿?我加入了剽悍财富行动训练营。
加入训练营的第一天,看到一个个优秀的老铁们霸气、自信的甩出自己的自我介绍,我瞬间“怂”了,原来,自以为的优秀,在其他人的标准里,只是日常而已。内心有个声音告诉我,你来对地方了。
01极限努力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猫叔听课的那3天,晚上8点直播,在11:30之前,要完成清单体写作。 恰好那几天,机构忙着搬家,团结,很忙。
和朋友吃晚饭,中途抽出个把小时在车里听完课,然后迅速开始“输出”。明明已经累睡着了,还要硬撑着起床,捏自己一下,然后把课听完,迅速开始“输出”。搬家搬得很累,却在中途抛下,关在办公室强制性让自己安静,马上听课,输出。
就是在那样争分夺秒的情况下,我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打卡任务。想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不想做一件事情,有一万个理由。是的,当我们的目标坚定,下定决心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任何理由都不再是理由。回想起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每件事情的态度、标准,是想要?是需要?还是“一定要”呢?
02冠军标准
每天早上的5:30准点必打卡,对于我们6排来说,它不仅仅只是一个打卡流程而已。排排说,其他排的要求是完成,而我们的目标是极致。其他排还在想如何全勤打卡的问题,而我们已经在思考,如何能够抢夺先锋排的名额(打卡速度第一名)。
排里的成员,老J、元元、晶莹都特地做了关于打卡的总结,在针对如何打卡更快人一步的问题上,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比如说,在5:20之前粘贴好文字,29分的时候就进入打卡通道,早做准备,录音的时候可以直接说正文.......
22天,我们排拿到了14个先锋排。对于其他排来说,这算是一个傲娇的成绩。可对于我们来说,早已成为日常打卡的习惯。
排排说,你付出的极限努力,得到的结果也是超出常人的,这很正常。是的,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就像一个考试每次得100分的孩子,可能她没有别人那么天资聪慧,可她复的习、看的书、背的题,一定超出常人的努力、付出。没有从天而降的100分,只有一分一分的积累。
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正确的解读应该是:当你付出的努力足够多了,你对自己的标准就会越来越高,高,意味着成长、优秀。到时候你遇到的问题、事情,都在你的能力掌控之中。老天爷对每个人,都一样公平,没有所谓的幸运二字。当你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自然而然也就幸运了。
03努力常规化
在我的圈子里,我算是一个比较自律且上进的人。也许是听多了别人对我的赞美,潜意识就会觉得:我很厉害,优秀。单身家庭,一边带娃,一边创业......总感觉身上的这个光环时刻都在照耀着我,让我有了一种“优越感”。
“我那么忙,你就不能体谅我一下吗?”
“为什么你都不理解我呢?”
发现没?我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应该要理解我,支持我......如果你们不理解我,那就是你们的不对。
可我看到排里的fiona人在悉尼,和我们的打卡时间有时差,可她依然每天准点积极打卡,我的同桌元元,忙着考试,转型创业,依然准点积极打卡...... 这还只是我们能察觉到的努力,那看不到的地方呢?她们和我一样,暗自努力,默默坚持。
没有一个人是容易的。尤其在训练营这个大家庭里,每个牛人的背后都有自己说不出的辛酸史。可是从头到尾,我们没有看到群里一个人在怨、唠叨......而是时时刻刻像一位胜利者,在分享他的喜悦和感受。
陆小懿,你的努力,我看在眼里。请把它收拾起来,这些,不能当成你埋怨、发泄的理由和借口。时刻告诉自己:你的努力和你的付出成正比。当你想要成为冠军的时候,就别嫌为什么别人在休息的时候,你还在努力工作。你选择的赛道决定了你的终点。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努力的意义,不是赚更多钱、去炫耀自己。而是在遇到任何问题、困难的时候,说一声:我可以。我想,这也是我加入剽悍财富行动训练营的最大意义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