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1.我该如何阅读?
我的朋友山竹约我一起吃饭,闲谈中山竹对我说:“不晚,你最近看书很多,不知道你在用什么方式读书呢?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跳读法,还是李笑来老师倡导的只字不拉的精读法呢?”
山竹之前的困惑我也遇到过,之前我读书时采用的是最传统的只字不拉的阅读方式,后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倡导速读法,于是开始尝试速读法。刚刚修炼一些速读的技能,在订阅李笑来老师的得到专栏之后又看到笑来老师篇篇都在强调只字不拉的精读方式。
困惑至极的我在阅读斋藤孝先生的《超级阅读速》之后终于明白阅读一本时到底是该速读还是精读。
2.速读
速读,顾名思义就是快速阅读了。在这个信息更迭快速的时代速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家时间有限,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知识。
但是什么的书适合速读呢?
单义性书籍
单义性书籍:围绕某个主题写成,尽管每本书难度有差异,但大题容易理解,主题明确。
报纸、技能培养类、厨艺类就属于单义性。
其实单义性书籍好比我们高中经常考到的议论文,文章中有一个主论点,还有一些分论点,其他的基本都是论据了。只要明确这本书的主论点和分论点,快速阅读其他部分即可。
3.精读
精读,第一需要做到的就是只字不拉的阅读了,最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朗读。只有这样才可以五感并用真正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什么样的书适合精读呢?
多义性书籍
多义性书籍:有时候虽然是单篇,但是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例如古典名著《哈姆雷特》,正所谓“1000人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其实就是说明《哈姆雷特》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
新概念书籍
新概念书籍:在自己的概念之外的书籍,因为要在大脑中建立新概念的坐标点,所以需要精读。
李笑来老师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更新了很多观点,以“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为例,有的人认为最宝贵的是时间,有的人认为最宝贵的是金钱,李笑来老师提出最宝贵的是注意力。
这个观点很多人没有想到,甚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是注意力,于是李笑来老师从多个角度去阐述为什么注意力是最宝贵的,很多人看完之后恍然大悟,并且对于之前对注意力的随意浪费心痛不已。这其实就是一个新概念建立的过程,所以李笑来老师会不停的强调只字不拉的阅读。
4.速读还是精读?
其实速读和精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协同工作的。
对于单义性书籍,80%的论据部分可以采用速读法,20%论点部分要采用精读法。
对于多义性书籍,80%的部分采用精读法,仔细品味作者的话语,真正融入到作品中去感受当时的意境,20%的部分可以快速读过。
只有速读和精读联合使用时,才是最高性价比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