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的那棵泡桐树已经不见了,被它见证爱情的人也已经不见了。
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已经五六十年了,差不多有两个人合抱那么粗,它的树冠覆盖了大半个院子。
偌大的泡桐树,在我成长的时光里给我带来过欢乐,也带来过烦躁。每年九、十月份,泡桐树就结了一树的子,泡桐子是做沙包的上好材料,不会太轻也没有那么重,奶奶做的沙包是我小时候的最好玩具。但是我确实有很多年时间是不喜欢这棵树的,也许是习惯成自然,也许是带来的蚊虫及繁重的清扫。总之,在了解那个故事之前我是不喜欢这棵树的。
故事其实也很简单,爷爷奶奶当年定亲的时候在门口种下了这棵泡桐树,后来重新划分地的时候,树就圈进了院子里,成长了这么多年,见证了家里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那一辈子相濡以沫的爱情。
没错,爱情,也许用这个词形容老两口有些许的肉麻,但我一直觉得一辈子相濡以沫,互相搀扶就是最美好的爱情。奶奶爱唠叨爷爷,爷爷有时候也会念叨奶奶,但念叨归念叨,奶奶平时会把爷爷的衣服打理的特别好,爷爷也会在奶奶拿重的东西时主动接过,很不起眼的小事,却显示了这一辈子他们之间的默契。这,是多么美好。
奶奶去世的时候,爷爷没有哭,甚至都没有露出伤心的表情,我觉得爷爷表现得很平静,跟所有人正常应酬,甚至还阻止我们给奶奶的葬礼准备东西,我怀疑他根本就不伤心,不想让我们给奶奶准备好的葬礼。是的,这是我以为的,如果我没有看到爷爷独自一人时呆呆的眼神和眼角泛起的泪花,我真的以为爷爷不伤心。
奶奶走了,爷爷的精气神好像就都没有了,一天天的发呆,有时在屋里,有时在树下,我不知道爷爷在想些什么,他也不要我们去关心,吃饭也愈加的少了。就这样,大半年后,爷爷也去世了。78岁,喜丧。我觉得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愿老两口在地下还能团聚,好好的。
树的消失很俗套,要盖房了,树是个阻碍,仅此而已。
其实爷爷奶奶去世已经五年了,树也在我家院子里消失三年了,只是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泡桐花的图片,再看着空荡荡的院子,想着已经逝去的人,心怀怅惘,写下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