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开春以后,温度慢慢回升,鱼还没开始摄食,池塘就开始有异常如鱼出现聚堆、游边等现象,部分鱼观察体表有烂身、感染真菌等症状并伴随零星死亡,当遇到温度快速上升或水质变化大时,部分池塘大量暴发死亡,究其原因在哪里?
一、开春为什么容易发病?
1、天气原因
三月份温度变化大,部分地区池塘水温可能由10℃上升到20℃,温度升温快,水质不稳定,溶氧饱和度变化大,鱼类容易发生气泡病,造成体表损伤;此外水温也适合真菌繁殖,鱼容易感染水霉菌、丝囊霉菌。
2、操作原因
开春后部分池塘会拉网,拉网后容易造成池塘返底、鱼体机械损伤等问题;此外很多养殖朋友会在此阶段加注新水,易引起鱼聚集顶水,开春阶段鱼体质差,顶水后消耗体质,还会造成脱黏等现象,尤其是黄颡鱼等无鳞鱼,加之水温低,新陈代谢慢,恢复慢,易继发感染致病菌。
3、越冬期管理疏忽
经过一个越冬期,池塘底质污染严重,水质环境较差,越冬阶段很少改底,容易滋生大量病菌或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导致鱼体质和抵抗力差,一旦环境发生突变或杀虫、消毒等刺激,很可能造成鱼大量死亡。
4、鱼体质弱
越冬鱼阶段鱼不摄食,营养不足处于亚健康状态,鱼体表黏液也会减少,当天气急剧降温,易冻伤。加上天气变化大,鱼应激大,水质指标超标,鱼抵抗力弱等问题都导致此阶段的鱼更容易发病。
二、池塘管理建议
1、坚持水质检测,可以2~3天带水到利洋水产药店,检测氨氮、亚硝酸盐指标,当指标超出安全范围时,立即处理。同时观察水色情况,开春藻类组成单一,容易出现倒藻水变等问题,因此多镜检,确定藻类组成,必要时及时肥水。
2、开春后天气变化大,晴天容易出现溶氧过饱和,升温速度快,中午开增氧机曝气3~5个小时,并泼“速解安”缓解由于升温过快导致的气泡病。
3、水霉病属于慢性病,潜伏时间长,提前预防和处理是关键,当水温升高到15℃左右,建议连续使用两次刺激性小的“五倍子和乐畅”防治水霉。
4、开春后尽量不加注新水,如果池塘出现漏水,水位不够必须加注新水时,建议减少进水的水流量,避免水量过大导致返底,加水前使用“激活”1包/亩,增强鱼体抵抗力。
5、随着温度的回升,鱼开始摄食,选择优质蛋白饲料投喂并循序渐进加料,切莫喂料过猛、过急,同时内服胆汁酸和幸福100,一套拌80斤饲料,连续投喂5~7天,促进鱼体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