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天津之旅(上)

又是一年五一时,忽然惊觉时光的流逝。似乎那满眼鲜活的泥人、那满耳带劲的津话、那满面和煦的海风都还没有从我身边散去,可是日历却严肃地提醒着我,天津之旅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整整一年了。

一直念叨着去天津看看。第一次对天津这片土地的窥探,来自于冯骥才先生写的《俗世奇人》。那种干脆爽快、没有片刻的拖泥带水,骨子里还有一种天然不造作的傲骨,让我愈发对这片土地产生幻想和向往。加之大学时期最好的朋友就是地道的天津妹子,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一年前的天津之旅。

从北京去天津是极其便利的。坐着城际列车,半个小时的欢声笑语后,天津就鲜活地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当天的阳光暖得醉人,微风里裹挟着丝丝大海的气息,氤氲得有些许梦幻。

小小休憩后,好友就带我来到了古文化街。那灰瓦白墙的建筑,时刻都在提醒着我历史的烙印。吃喝玩乐的都有,泥人张的泥人、杨柳青的年画、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多少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名字,全都静悄悄的躲在这条街的各个店铺里。店铺的主人不用吆喝,甚至都自顾自忙着打麻将、喝茶唠嗑,但是游客却是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热闹的古文化街

夜幕降临,我们怀着一点激动、一丝幻想、一分忐忑,慢慢靠近着心心念念的天津之眼。正值旅游旺季,与我们一样激动难耐、迫不及待的游客如织。当按耐不住的激动碰上了烦闷的排队,坐上摩天轮的那一刻好像更显得难能可贵。游客中很多是热恋中的情侣。“一同坐一回摩天轮,可以相伴一生。”看似幼稚,对那一对对情侣来说,却胜似信条。

夜幕下的天津之眼

坐上天津之眼,仿佛可以将整个天津坐收眼底。这一巨大的摩天轮,就横跨在海河之上。夜幕在上,闪烁着灯光的摩天轮在中间,底下是波光粼粼的河面,和谐又显得奢华。湖面上不时有观光船开过,无一不开着五彩的灯光。一时间,整个河面又像极了另一面天空,各种闪烁的光芒镶嵌其中,宛如漫天繁星。那一种极致的浪漫感受,被河两岸摩天高楼上折射出来的光芒,无限放大。那一刻,极其不真实。不敢有一丝懈怠、有片刻抽离,生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某一处的饕餮盛宴。

鸟瞰海河

第二天一早,一番颠簸后,我们来到了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中心的石家大院。石家大院原为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石元士的住宅,始建于1875年,于今已有140年的历史。

石家大院不似江南园林那般婉约,有一种严谨有致之美。庭院深深,尽显主人的财势显赫。清道光年间,石家有四大门,分别为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和尊美堂,只可惜仅尊美堂得以保存至今。那精细雕琢的门楼,精美摆放的装饰品,一砖一瓦,一屋一阁,与其说证明了主人的成功,不如说见证了中国古代建筑科学的绝伦。

气派的石家大院

庭院很大,走廊很深,一物挨着一物,一屋连着一屋,错落有致,精妙绝伦。虽然其地处偏远,远离繁华的市中心,但是却一点也不妨碍人们前来观赏。进进出出的游客嘴里大多是赞叹,可是细细想来,到底赞叹的是什么呢?水榭楼台,还是庭院里的一花一草?都不是,又都是。单取其一景,有些寻常;但是将其一件件拼贴起来,却组成了一幅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院落如此,人生亦然。正是每日看似平凡的一笔一捺,勾勒出了壮丽的人生线条,描绘出了惊天动地的个人史诗。人生的真谛,不过如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天津呆了三天,游览了杨柳青如意大街、石家大院、五大道风情区、天津之眼和天津古文化街。所到之处,除了天津全运会结束...
    唯奇老师阅读 1,490评论 6 11
  • 在你的宏文件里面加入单例宏,快捷创建单例 调用 .h .m
    CodeGeass阅读 330评论 0 0
  • 前两天一鼓作气完成了秋水老师的知识管理课程笔记整理,接下来就到了自己一直想学却一直没有落实的技能 - 手机摄影。 ...
    乐活雅阅读 314评论 0 1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歌谣,却一直不深知其...
    他特特key阅读 230评论 0 0
  • 心是孤独的猎手 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是在一起。每天清早,他们从住所出来,手挽手地走在去上班的路上。两个伙伴很不一...
    一季繁花阅读 2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