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们校领导对于被举报的老师基本上是会理性对待的,只要不是属于违法的都会先安慰老师,然后想办法帮老师摆平。
有一次开晨会时,一个爱搞事的学生不断挑衅隔壁班的班主任,因为那个班主任是个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结果这个平时老实巴交的老师气不过,把这个学生摁在了地上,家长知道后就放言要举报到教育局,我们校长马上打电话给这个学生所在的村支书,结果这个学生家长就被支书教育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很感激现在的学校各个角度无死角的监控摄像头,因为我也不知道哪天就被哪个不开心的学生举报了。
2024年10月份的《半月谈》杂志上,一篇文章显示,2024年1月至8月,西南某教育局共收到128条举报教师的信件,其中仅有7起属实。
学生被批评了,学生觉得老师有点惹他不开心了,都会想到举报这条路来给老师制造困惑和障碍,反正只要能让老师难堪,学生那点小小的报复心就会得到满足,完全不知道老师为了自证清白要下多少力气去找证据证明自己并没有逾越师德底线。
希望能把“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落实到举报教师这个环节中,让“滥用举报权”的家长和学生无处遁形,让教师回归到应有教学轨道中来!
学生家长动不动就说“我要去举报你”,特意公布的举报电话让他们觉得举报无所不能,可以踢掉任何学生不喜欢的东西。
举报本是监督教师、保障学生权益的“安检仪”,它发挥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监督一些无德教师的不良行为。但如今,这“安检仪”却出了故障。不少不实举报频现,像孙依因微博小号吐槽被举报,晓糖处理霸凌学生反遭报复性举报等等事件。让多少老师放弃了“育人”举动。
从心理学角度看,部分举报者就像被宠坏的小孩,稍有不满就哭闹就举报,且匿名举报的诞生更是让他们肆无忌惮地胡举报。这使得教师们如同迷茫的园丁,不敢正常管教学生,只能一味对学生家长进行逢迎。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圆滑,面对有点无理取闹的家长,自己淡定佛系又能忍,比如那天,在学校召开家长会,老师与家长互动环节已经开始了,一家长姗姗来迟,进教室的时候,我没看见她进来,她走到讲桌那里自己拿起笔签了一个到就离开了,后来我问那个学生,你妈妈还没来吗,学生说:“我妈妈刚才进来了一下,签到了就出去了。”
第二天,这个妈妈发信息给我说,昨天她来参加家长会了,但是看见我在跟别的家长聊天(我以为的沟通,她说我们在聊天),她就走了。我说好的,我们电话沟通也可以,她给我发了一段语音沟通,说,她去到教室,发现她儿子的座位在最边上,靠门,说,她儿子成绩好不好她无所谓,但是不要弄得她儿子读书不行还得了眼睛斜视哦,我本来想要解释说每半个月就会变换一次座位,但是那一瞬间我突然变聪明了,我马上回复说,好的好的,今天就换,让边上的同学换中间去。其实我原计划是过几天才到了半个月,再换的,突然觉得没必要解释那么多,就是一个字,回复“好”,就行了。
虽然有时候我也讨厌自己这么没原则这么软,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的教育生涯能平安抵达退休的彼岸。
举报机制亟待调整,让教育回归正轨,我不是不想管,我也害怕被举报。女同事们都因为工作压力得了各种结节,依我看,“举报”也是个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