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中元节|你不知道的秘密

  文|言璟    图|网络

图片发自简书App

风俗习惯随着历史的变迁一定会发生变化,但曾经吹进耳边的风,却没走,化作了我心底最深的记忆。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我记忆中的海南中元节,也就是鬼节……

“中元节”、“七月节”,也就是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又叫“七月半”,海南人俗称它为“鬼节”。

张家辉导演的恐怖灵异片《盂兰神功》有涉及到一些鬼节的东西。如果你不害怕,可以看看。

01

海南人,特别是海口、定安等地的人们,在鬼节,有种风俗很独特,极具民族风情。

鬼节期间不能带铃铛,怕招魂。鬼节期间,不能买衣服,不能买鞋子,不能买帽子袜子等日用品。

用他们老一辈的话说,这是鬼过的节日,他们平常游魂惯了,只有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阎王老爷才允许鬼们到人世间添置衣物。他们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这段时间就不要和鬼们抢东西买。

据说,如果你买了,会不吉利。这也就解释为何这段时间海口的街道上服装行业生意会惨淡。因为风俗人情,潜移默化,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02

今天,阿公来告诉我,“阿婆说不能买衣服各种日用品,也不允许买大袋的米”。这段时间里要家里实在是没米,你只能去市场或者超市购买一两斤急用即可。

这个时候阿公要是执意买大袋的的米,大晚上出去晃荡,阿婆会忧心地说,“你这个大陆仔啊,都不怕死的啊”。

“海口人最胆小”,阿公说,“海南人,特别是海口人,啥都要顾忌,一个鬼节这也不敢买,那也不敢买。不能出远门,半夜不能在外游荡,怕碰上什么”。

我听了正想辩解几句。不料阿公又接着说,

“海口人又是最胆大的”,
海口人经常用海南话拍着胸脯说,“咪都不用怕,怕什么”。他们总是有一股干劲,天不怕地不怕,啥都敢,出海上山眉头从不会皱一下,耿直淳朴立于心间”。

阿公不是海南人,但从海南建省以来就在这边生活。几十年和阿婆相濡以沫,闲话家常,经常聊海峡两岸的不同和共同点。在当地的文化渗透中渐渐读出了生活的诗。

03

海南各地每到鬼节,都会拜公、烧纸钱。各地也有些细微的区别。这和人情风俗分不开。

在海南,鬼节这段时间,除了不能买衣服等日用品,以及大件的东西外,像龙泉等一些地方,还不允许剪头发,不允许搬家。

到农历七月十五那天,大人们会烧纸钱,然后在门口摆一个小铁盆,里头放桔子叶、稻米、糖果、钱、饼干等,然后撒给小孩子们抢。据说抢到钱的孩子,今年保留下来能讨个好兆头。特别是对做生意的家庭来说,比较看中这个。

给大伙看个海南鬼节期间活动的部分统计。

琼海、乐东等地:烧纸钱,拜公,插柳辟邪,吃鸡屎藤耙,弄高粱耙。

万宁等地:拜公,烧纸钱,有时候还烧冥界的电视、车、房子等。

儋州等地:烧纸钱,包粽子拜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屯昌等地:烧纸钱,拜公,弄海南椰丝糯米耙,来吃。

临高等地:烧纸钱,拜公。

澄迈等地:烧纸钱,小孩子胸前别两块“鬼姜”(形状类似我们现在吃的姜,只是味道更重),用来驱鬼辟邪。

定安等地:烧纸钱,拜公,用“鸡屎藤”的植物做成手镯给孩子和妇女带上,用来辟邪。有时候也会带“鬼姜”驱鬼。

04

记得小时候,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我都特别开心,完全没有说因为“鬼节”中提到“鬼”字而害怕。

海口这边一到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家家户户拜公,在自个家中,烧些纸钱给祖宗之外,会在自家门前的街道上摆上一推一推的沙子,沙子上插着香火、蜡烛。以防不良的野鬼乱入,进家中作乱。

然后在门口搭出一个小架子,烧纸钱,很多的纸钱。爷爷以前说,烧多些给鬼们,为他们超度,他们以后的人生才会更好。这是我对鬼节最早的记忆。

那时候,八岁的我,高高兴兴的学着大人的模样,似懂非懂的拿着一根树枝,时不时挑一下,让纸钱充分燃烧。旺盛的火焰将我们的良性点燃,沸腾血液。

烧完纸钱,门口会摆上很多吃的,有芋头、石榴,也有苹果、香蕉等等。芋头有辟邪的功能,所以每家门前都会有芋头。其他的食物就因人而异了。

这个时候,小朋友总是很开心。因为大人们会在家,让孩子们出门去。说是,

“鬼不抓小孩”。

走在条条街道上,看到什么吃的就随便吃。吃得总类越多越能保平安。只要晚上十点钟之前孩子们能回到家就行。大人们这个时候都在家,街道上是孩子们的天下。

小孩子总是成群结队的在街上奔走。没有束缚,有着自由和欢乐。当时根本不用担心会被坏人抓走,因为当时的生活很淳朴,即使你不小心走丢了,总会有一堆好人陪你找回家的路。

05

如今,社会的发展,这种风俗习惯渐渐被遗留在历史长河中。拆迁搬家,一栋栋高楼大厦高高耸起,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也让越来越多的邻居相见不相识。

双创的到来,海口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出力,烧纸这种产生烟灰、造成环境污染的举动被严厉禁止。人们渐渐懂得“环保”的定义,不在一味的追求风俗的延续,大张旗鼓的烧纸钱。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如今,新一辈渐渐不弄这些举动了。只有少数一些人仍保留着一些传统,拜公。在自个家中烧些纸钱给祖宗,以尊孝道。只是,晚上的街道上,再也看不见一群认识的不认识的儿童出动,欢欢喜喜过大街的场景。

两年前“海口南大桥争抢小孩事件”刺痛了人们的心,虽然后面警方出来辟谣说抢走孩子的人患有精神病史。但家长们都怕了,晚上再也不敢让幼小的孩子们独自外出。这不免令人沉思。

传统与社会的碰撞激荡起时代的涟漪,社会的进步伴随着欲望的膨胀,心境的迷惘,黎明前的黑暗……

06

传统的风俗源远流长,是当地一种命里拥有的举动。

取其精华,去其槽粕。

才是我们后辈应该做的。

鬼还没成鬼之前,也是人。我们每个人都会历经生死,和鬼之间只是“阳”和“阴”的区别。

但是,总是说的容易,我们在面对生离死别时往往都很难放开。

“人死了只是意味着他/她在阳间生命的结束,而阳间生命的结束却很可能意味着他/她阴间生命的开始。”罗斌在《鬼节谈生死》中就有谈及到生和死。

我们阻止不了生老病死,我们阻止不了繁华落尽。但我们能告诉自己,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每个人都会经历。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此刻的健康和生命。珍惜和亲人、朋友之间的相处瞬间。不后悔,走一朝。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我们的存在其实是为了传承某种东西,生命的传承,也许就是心中有一个敬畏的节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