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自己官居高位,却并不热衷于让儿子当官。这说明他在当官中获得的快乐并不多。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一生快不快乐,不在于做多大的官赚多少钱,而在于你找没有找到心灵的归宿,读书重在明理,只有明理才能快乐,所以他多次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既然不想让儿子当官,那么在学的内容和方式上就与普通的读书人有区别了。曾国藩为儿子安排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不主张让孩子苦学,而要求他们快乐学习。读书本是人生的至乐之一,但是前提是不把读书当成敲门砖。所以他要求两个儿子读书,一定要体会书中的意思,得一些滋味,从读书中悟到古人的气势,识度,情趣,进入“怡悦之境”。
在曾国藩的心中,孩子们的心灵活泼,身体健康比学业有益更为重要,他要求孩子们在读书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不可太累。为了保证孩子身体健康,他经常减轻孩子功课。与此同时他也提醒孩子不要蛮读蛮记,而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让孩子在鼓励和肯定中成长,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像曾国藩这样不功利的家长,不仅在当时非常少见,在今天也难能可贵。
他对孩子是真心的爱护尊重孩子,教导孩子。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后来的行军打仗中,当情势困难,焦虑难安时,他就要求儿子去军营探望他,亲情是他最后的避难所。
曾国藩家庭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做到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都首先做到。现在的家庭教育之所以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大人无法以身作则。要求孩子读书,自己却在看视频。送孩子去锻炼身体,自己还是在那玩手机。孩子心里也不服气。凡事尽想着劳累别人,自己轻松,事就难办了。曾国藩一生勤奋有恒。儿子小时候每日看到爸爸习字不辍,自然也喜欢拿笔写字,这比你逼着他效果好多了。曾继泽后来成为清末有名的外交家和大书法家。
人是由环境决定的,曾国藩以他的远见卓识为后代创造了一个丰盈的环境,至使后代人才辈出,延绵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