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健:课堂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传统的课堂教学效率之低下,是毋庸讳言的——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下,十分钟最多十五分钟后,学习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传统课堂教学,还是以知识为本、教材为本、教师为本。长期下来,见分不见人的情形愈演愈烈。

      改革的课堂,倡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学习。改革的课堂根本目的是为了树人。而分数,只不过是素质教育的副产品。在课堂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得到了培养:

     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尤其当小组展示被聚焦的时候,学生会想,我要展示我最大的一面优点,为小组争光,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都能得到培养。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自主学习到合作探究,到展示交流,学生从自我观点的展现到小组的合作交流,互相的观点碰撞,最后形成组内比较一致的观点,再加上小组内部各成员展示的密切分工,必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辩驳精神。当展示小组展示完毕,其余小组质疑辩驳的时候,质疑问难辩驳,这一中国古代书院教学的优秀做法,也就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学贵有疑,无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就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此外,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胆量口才等均能得到有效培养……

       至于成绩的大幅度提高,那是毋庸置疑。因为,学生在广泛的深度学习参与中,知识就能做到很好的内化消化融化……

       而课堂的日清、自主学习成果展示汇报等均要全员上板,自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而堂清的分层训练,自然能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不同层级的学生均能做到学有所获有所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互联网思维办学实践中的突破 龙云君 生活有时就像迷宫,在这个迷宫...
    龙云君阅读 4,795评论 0 1
  • 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什么是“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为灵魂,以问题...
    随缘66阅读 7,811评论 0 4
  •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
    呆呆地阅读 8,496评论 0 17
  • 人有命吗? “有的”,记得读完小时我就萌发了这样的认识,我却无法给自己满意的答案,所以一直疑惑至今。 这里所谓的“...
    恰恰天蓝阅读 1,137评论 11 2
  • 文/数数。 单位有一同事,就叫他B,同事三年,今年离开单位,考到老家去了。B是一个做事勤勤恳恳的人,刚来单位的那一...
    数数0阅读 2,38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