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户外活动主要是漂流,这里的漂流号称长达4公里,名声远扬。
漂流起始于山腰处,人工砌筑河道,蜿蜒曲折下来,中间几处平和地带,可以滞留船儿,欣赏野外植物,倒是人工造景下的亮点。
否则一冲之下,急速到达,虽然刺激精彩,不免少了回味无穷时间。好比一蹴而就的事业,再是成功也感觉少了味道,倒是那些颇有曲折挫折的过程,带来回味的自恋。
历史上描写漂流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的这首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然诗人的浪漫主义诗句,遮掩不住真实长江峡谷的激流险滩,多少人谈之色变,多少人触礁翻船。这种漂流是出行无奈的写照,是千辛万难也要跋涉生活的真实体现。
比较起来,更加通俗化的莫过于那首“纤夫的爱”,配上摆拍的图片视频,似乎这就是理想化的爱情诗意画面。黄河的纤夫,那是被迫于生计的苦力,如同泰山挑山夫,每一步都是生命的徒劳无奈的抗争,伟大坚韧总是我们置之度外之人的想象。
那些无数的曾经的真实船夫,纤夫,挑山夫,最希望的莫过于有小憩的安全与舒心,有家人的迎接与温暖。
而如今的人造漂流,看似粗犷粗糙,却体验者众,络绎不绝,自然不仅仅是闲着无聊,主动找虐。从潜意识层面,似乎可以得出很多。
比如象征意味的重复过去。挫折理论者认为,人的第一个最大挫折经历即是出生过程。生命的开始意味着生活的不容易,之后人生历程会一次次重复这些。
漂流水道里的喧嚣惊叫,象征味道甚浓,在激流勇进中,在浪花飞溅中,在碰撞跌落中,主动被虐的感觉平衡生活的困惑。再多的弯曲,再大的挫折,也可以随着力量强大而不再可怕。
体验过可怕,也就不再可怕,相当于链接上了曾经的创伤之源头。
比如再次重温梦幻感觉。漂流使得自己处于不可控的境地,能做的只是仅仅抓住抓手,快速飞流直下的水流中,如幻如电如泡沫,一漂而下的感觉不容你多思想,跟着飞起的心在体验梦幻感觉。
人是需要常常做梦的,否则会太累的,于是漂流就让自己光明正大的做个白日梦,不需要控制,不需要多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顺波逐流多美好。
再比如相当于裸露自己。水是生命之源,漂流是完美与水亲密接触,无法做作,不能伪装。
一个转弯处,一个斜坡下来,水流满船儿,任你三头六臂也被浇个透身凉。一次次激流迎面,让你一次次卸下伪装,不论你惊呼与否,你会在浪头水雨中看到自己。把斯文扯掉,把稳重放倒,把四平八稳掀个底朝天,看你何处逃。
当你一屁股被跌落在满是水的船底,当你湿漉漉360度全方位无死角成落汤鸡,你的真实也就从潜意识层面彻底被揪出,意识化的那一刻,你就赢了这一次漂流。
这个漂流,不仅与水斗,其乐无穷;还可以与人斗,平缓的地方,激流不再,拿着水瓢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你会觉得被虐与虐人原来似曾相识,原来就是一回事。
漂流,就是看似不可控的漂浮中,主动创造机会,有可能瓢泼别人,或者被人瓢泼,过程还可保持满脸的水珠与笑容,这就是真实的人生。